“小田”如何变“大田”?德清县启动“百千万”亩方“5+1+N”行动

2024-05-22 17:07:32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付露波 孙送春

  浙江在线5月22日讯(通讯员 付露波 孙送春)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问题历来是发展的核心问题,关乎一域发展大计和群众切身利益。近日,德清县审议通过了《德清县“百千万”亩方“5+1+N”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实施5个万亩方项目,1个全域百千万项目及6个百千亩方项目,建成集中连片耕地面积7.67万亩。

  耕地连片之后,“小田”变“大田”,背后有何深意?《方案》提出,要全力破解永久基本农田碎片化、非粮化和功能错位化等问题,促进“多田合一”,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从地理概貌来看,德清县“五山一水四分田”。如果将这“四分田”在遥感地图中放大显示,细碎的图斑展露无遗,农用地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化农业、探索共富新模式的“成色”如何,推动耕地连片整治势在必行。

  为此,《方案》提出要以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为抓手,开展农用地、村庄、低效用地、生态环境等综合整治,形成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农业新质生产力布局。

  具体如何操作?《方案》以树牢系统观念、整体思维为导向,提出要统筹推动“村庄规划、复垦开发、全域流转、生态修复、美丽田园、产业导入、改革创新”等工作齐头并进、环环相扣,以势如破竹、一气呵成的态势确保整治行动闭环推进。

  以优化规划布局为例,德清将以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高标整治工程为载体,合理规划粮食主产区、轮套种养区、效益农业区、现代化设施农业区等功能布局。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推广轮作、混种、套种、套养等符合耕地用途管制要求的模式,推广农技下乡,制定合理的补助政策,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按照耕地保护的要求开展生产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模式上,本次行动不同以往,《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分类分区现代农业功能区,走出一条国有企业参与农田整治的现实路径,助力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实现德清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导国有企业参与进来,可以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在项目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上充分发挥作用。”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沈铖杰介绍,本次行动中,德清将积极引入县属国有平台公司参与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建管营工作,借助市场化思维和专业化的运营理念,实现耕地长效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推进全县“百千万”亩方整治工程,打造现代美丽田园,根据《方案》,德清县启动了“百千万”亩方“百日大会战”攻坚行动,计划在三个月内,以晚稻种植为目标节点,率先打造一批样板工程。

  发展不等人,形势更催人。期待“小田”变“大田”后,德清县催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绘就推动稳粮保耕、推进乡村振兴、优化生态环境的壮美画卷。


责任编辑:毕真
品牌活动" target="_blank">
  • 迈步新征程 垃圾分类看浙里
  • 美丽城镇乡村样板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