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晚稻育秧“科技范”十足 全自动流水线日均育秧600亩

2023-07-13 17:30:40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雯琪 君君

  浙江在线7月11日讯(通讯员 雯琪 君君)眼下正值晚稻育秧时节。近日,笔者来到江山市佳源家庭农场育秧中心,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自动摆盘、机器拌种、流水线作业、暗室催芽……偌大的育秧中心里只有8名员工,只需轻触屏幕,谷种就能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静待发芽。

  笔者在该育秧中心看到,一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在有序运作,机器中传出轰隆隆的声音,摆放育秧盘、添加基质、撒上浸种30小时后的谷种,再经过淋水等程序,一个个育秧盘就制作完成了。不到20秒的时间,5个均匀填满的育秧盘自动叠起,工人上前将其码放到一边,而另一边,两名员工正在指挥叉车搬运秧盘、谷种。

  此外,流水线各个环节都安装了传感器,只要感应到育秧盘,就会自动执行操作命令。“整个育秧的流水线,比去年改良了很多。这个放盘环节,我们由机械完全替代了人工。叠盘环节也是如此,目前只需要1名工人帮忙搬出。”佳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中海介绍,“以前工人效率低,现在流水线一天就能完成600亩晚稻代育秧订单。”

  现场,在叉车的运输下,育秧盘被搬运到暗室进行催芽。按照流程,均匀洒满谷种的育秧盘需要在暗室待满48小时。其间,工人将严格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传统的做法需要24小时专人看着温度、湿度,一旦温度或者湿度过高,就会造成‘烧芽’。”现场的暗室操作员说。如今采用暗室催芽的方法,智能设备会自动化调整温度、湿度,发芽率普遍较高于传统方式。

  在秧苗长到1厘米后,叉车将一盘盘育秧盘转移至运输车辆上,再运送到凤林镇高坂村的田间。在这里,翠绿的秧苗扎根土壤,茁壮成长。正在田间忙碌的技术人员周建勇介绍:“现在室外普遍温度比较高,我们可以直接把育秧盘放在田里育秧,大概培育25天后就可以插秧了。”

  今年温度、湿度适宜,早稻长势比较好,晚稻育秧时间也相应提前。“6月17日我们就开始晚稻育秧,目前11000多亩的晚稻代育秧订单已全部完成。”张中海说。据江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全市今年晚稻种植面积预计达19.2万亩。其中,单季晚稻播种已经结束,而连作晚稻正在进行育秧,预计规模种植面积达4.5万亩。

  目前,江山市共有6家拥有每小时生产1000盘秧苗能力的工厂化育秧中心,育秧大棚面积均超过2000平方米,不仅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水稻育秧工作,也能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今年我们还提高了粮油适度规模经营种植补贴,对于晚稻种植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给予每亩270元的补贴,从而提升规模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江山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