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风貌看浙里 “研”在“浙”里,体验不一样的唐昌风情

2023-07-13 17:25:40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童耀南

  浙江在线7月13日讯(通讯员 童耀南)文化是一座城市最深厚、最牢固、最鲜明的印记,人们之所以会记住这座城市,除了其外在的物质形态,更在于它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印记。 对于风情唐昌而言,亦是如此。

  作为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试点,昌化镇域内有北宋年间的南屏塔、秀峰塔以及明清徽派古建群等历史建筑,更有“国宝”昌化鸡血石驰名中外,浙西民俗文化、朱元璋屯兵文化、国石文化、商埠文化等也在这里交相辉映,独具韵味的里弄小巷、风格古朴的浙西民居、源远流长的人文典故都在诉说这里别样的唐昌风情。
  近日,唐昌印象研学文化街区被列为杭州市第六批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风情唐昌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又添市级金招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暑假,若你想来风情唐昌开启研学之旅,这一条夹杂着人文印记的打卡路线,千万不能错过。
  南门弄古建筑群:老记忆焕发新生机
  南门弄,俗称南门头。这里承载着昌化人的记忆与远方。如今的南门弄,以老巷为基底,以风情水街为点缀,重现古南门弄商埠古巷文化街区的旧时风貌,增添了许多新元素和新风景。一砖一瓦、一雕一琢,让人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痕迹,唤醒了童年最深的记忆。

  昌化印象馆(原梅大娜民居)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三合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18年11月,昌化镇启动昌化印象馆迁建工程,该项目既是“保留传承”又是“破旧立新”。
  穿过印象馆的侧门,豁然开朗,“昌化记忆”节点映入眼前,春日红花映着潺潺流水,几座零星的假山点缀其中,颇有几分诗情画意。有水就有灵,一条200米长的水街穿路而过,几条石斑鱼来回游动,为古建筑群增添了几分灵气与活力。在民俗非遗馆、农事陈列馆里,上百件农事农耕物件和浙西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展示,精彩纷呈,令人大开眼界。

  除此之外,背街小巷亦是南门弄的一大亮点。与现代化的巷弄不同,南门弄背街小巷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真正做到了“修旧如旧、建新如旧”。老记忆深处的石板路、本地材料装砌而成的矮墙、做旧的灰色墙楼、挂在屋檐上的红灯笼、春意盎然的庭院小景......老街风貌焕然一新,处处彰显着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时代印记和风情唐昌的文化韵味。
  8300文化体验中心:军工厂里的文创味
  8300文化体验中心由原国营8300厂改造而成,红砖墙、水塔、煤炉以及墙上的老标语、口号等旧时风貌特色,保留至今,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文化,勾起人们昔日美好记忆,留住乡愁。
  国营8300厂是浙江“小三线”军工企业,创办于1969年,主要生产供应部队使用的发报机、小电台等通讯设备,是临安现存的大规模工业遗址。通过重新规划、保护、建设,将原8300厂建设成为临安遗产保护的新案例、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标杆以及杭州西部旅游的新目的地。在这里,可以参观线上市集、大型线下乡土产品展示中心、公益直播平台及直播培训基地......俨然成了风情唐昌新的研学打卡点。 

  馆内有文创市集展示区,集非遗、民艺、文创研学、休闲体验为一体;文创体验区包括非遗手作体验中心、文化品牌发布中心、8300记忆馆、本地餐厅、乡土美学商店、8300艺术酒店等文旅业态。老物件与新时代交融,让老厂区焕发出新活力,假期来这里走一走,在老建筑的时代氛围里喝上一杯咖啡,感受旧时光里的悠悠岁月。

  白牛村:小乡村里的共富梦
  昌化镇白牛村由原白牛、高犁、沥溪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踏寻白牛,可以了解到白牛自古以来的商贸繁荣。2007年,白牛村村民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山核桃等农特产品销售,从此开启了迈向电商时代的腾飞之路。目前,该村共有电商企业68家,衍生快递、包装等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村民人均纯收入提升1.6万余元,创造了一年4.7亿销售额的“白牛奇迹”。
  如今的白牛村,走上了“产业在山上、生活在村庄、致富在网上、治理在云上”的共富之路,先后获得中国淘宝村、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村等荣誉。

  学而时“研”之,不亦说乎。这个暑假,若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感受别样的山水风光、体验独特的地域风情,游村落景区、住山乡民宿、吃唐昌风味、品地域文化、购红盟好礼,风情唐昌定是你的不二之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在风情唐昌,等风也等你!

责任编辑: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