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浙江省发改委与上海市发改委在杭州签订能源(天然气)合作协议,该协议进一步促进了浙沪省际管网互通、能源互联及能源合作发展。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申能集团、浙能集团三家企业代表随后签订关于浙江与上海天然气串换备忘录。
浙江和上海天然气管网通过中石油管道系统相连,上海拥有较强的LNG(液化天然气)码头接卸能力。此次浙沪能源(天然气)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海外LNG现货资源将源源不断通过中石油管道系统串换至浙江市场,实现了浙江与上海的资源串换与区域互保。
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朱明林表示,本次合作是浙沪两地在能源领域创新合作发展模式的首次实践。双方能源企业利用沿海LNG接收站布点优势和省际互联互通联络线工程,抓住国际LNG现货走低的有利窗口期,短时实现快速增量资源调入,为打赢冬季保供攻坚战开辟新途径,更为跨地区应急互保提供新样板。
目前,浙江省正结合自贸区“扩权扩区”要求,着力打造宁波舟山LNG登陆中心,而上海天然气在应对保供、资源掌控、价格疏导、经营风险对冲等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在LNG接收站建设与运营、海外LNG资源采购以及大东海资源的开发、城市燃气运营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王京军表示沪浙双方将进一步扩展能源合作空间,推进能源合作创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建设更加有效更加稳固的能源保障体系。
日前通过浙沪双方的共同努力,一艘满载14万立方的海外LNG现货资源通过中石油管道系统串换至浙江市场,有效保障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和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期间浙江省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串换模式首战告捷、保供作用立竿见影。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表示,此次浙沪天然气串换是落实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能源领域重要举措,浙能集团作为执行主体,也将继续提高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天然气区域互联互通。(陈夏 郑佳俊 缪圣陶)
4月2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举行“示范区金融16条”专场新闻通气会,正式发布《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简称:“16条”)
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后的马云,似乎更忙了。近段时间,闲不下来的马云开始云游四海,天目新闻根据公开报道梳理,整个5月,马云至少走访了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的衢州、湖州、杭州千岛湖、黄山、景德镇等地,考察、合作、交流。据了解,马云此行主要考察了这条鱼背后的千岛湖模式。5月24日至25日,马云一行来到湖州,先后到南浔、德清、安吉等地考察,实地感受湖州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考察中,马云一行走走停停、凝神谛听,深刻领略了湖州作为两山理念诞生地和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的独特魅力,为湖州秀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