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翻开时间的书页 共读杭州惊鸿巨变40年

2018-12-17 07:45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郑晖

  1978年,万物开泰;

  2008年,三十而立;

  2018年,四十不惑……

  今年10月底,杭州市统计局公布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673亿元,同比增长7.3%,人均GDP达到富裕国家水平。而40年前的1978年,杭州市生产总值(GDP)仅28亿元。

  40年,有山河远阔,有人间烟火,有日新月异的世道变迁,有跨越世纪的历史底色。40年的杭州,究竟走过了怎样的波澜壮阔,我们的生活又经历了哪些焕然蜕变?杭州何以成为今天的杭州?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

  站在历史的维度上,2018年,《杭州日报》开设了“惊鸿巨变40年·杭州改革开放成就录”“惊鸿巨变40年·杭州文化地理志”“惊鸿巨变40年·杭州文化人物志”等专栏,用持续一年的时间,精心翻开历史的篇章,格外关注其中的表情和细节,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和记录历史,捕捉那春风中懵懂舒展的第一片嫩叶,那温柔唤醒黑夜的第一缕晨曦。

  今天,我们将这些改变这座城市的时间和瞬间集合在一起,邀您共读杭州惊鸿巨变40年,探究新杭州是怎样炼成的?

  思想解放的指引发展

  翻开这本时间的书册,解放思想无疑是引领整本书的灵魂和思想。

  1978年10月,杭州市科学大会隆重召开,知识分子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创新强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奠定了基础。

  1978年开始,临安、桐庐等地农村的包产到户一石击水,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沉睡多年的乡村就此激活。

  1992年春,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也在杭州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大讨论。

  从“破三铁”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再到率先在民营企业建立党委,从教育体制改革到公车改革,再到“最多跑一次”深化改革,以及“杭改十条”“三化融合”“拥江发展”“乡村振兴”……40年来,从经济层面到社会领域,从顶层设计到民生百态,思想解放的内在逻辑激荡并指引着杭州的发展,如同大江浩荡之东流,推动着时代奔流到海。

  2018,又一场思想解放在全省、全市层面展开,围绕着“六问”“六变”,以思想大解放和行动大担当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

  创新创造的活力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杭州,从来是一座善于创造变化,并且善于拥抱变化的城市。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萌生出经济领域中的种种新现象:无论是从乡镇企业到跨国公司的西子联合的蝶变,还是上演“小鱼吃大鱼”的娃哈哈“百日并购”,抑或首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杭汽轮喝到了“头口水”,民企创新姿态翻新,而国企改革也不是孤军深入,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探索体制机制的革新。

  迈出了第一步,就不能停下来;解决了老问题,就要面对新挑战。

  此后,财政税收体制开始变化,以适应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嗅觉敏锐的信息经济杭商群体开始创办企业,撬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企业所有制结构和劳动者身份的多元化,对社会保障体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993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让这片曾经的滩涂成了经济增长的主战场。2000年天堂硅谷的建设,让滨江区成为杭州信息经济的样本区域,引领着创业创新奔腾之洪流。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一个个发展平台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集聚能力。

  改革开放40年,杭州从缺矿产、缺港口的资源小市一跃成为经济强市。这个过程是不断寻找发展支点的求解之路——伴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数字经济迅速成为了杭州的最新名片。

  文化文明的滋养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而文明则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1983年,国务院批准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杭州城市性质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杭州指明了发展新方向。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清河坊改造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良渚国家考古遗迹公园建设……40年来,杭州以保护和传承为己任,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根基,时时保持自己的文化韵味。西湖、运河两个世界文化遗产焕发勃勃生机。

  而另一方面,之江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的规划相继捧出。从中国国际动漫节到杭州文博会,“杭州文创”正以高于GDP增速8个百分点的年均增速,形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杭州模式”。

  深厚文化,滋养着城市的文明。“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爸爸”黄小荣……“最美现象”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风尚”。而地铁排队、城市控烟、人行道礼让行人等等,每个杭州人的文明素质把杭州的优雅从容温文尔雅展现给世界。

  今天的杭州提出,实施文化兴盛行动,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惠民,让杭州成为更有人文情怀、更具文化底蕴的城市。

  绿水青山的坚守

  绿水青山,是杭州的基因,也是这座城市的坚守。

  多年来,杭州挥洒铺陈着“水清、山绿、天蓝、人和”的新画卷,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自觉深入人心,溢出效应不断显现。

  在规划引领之下,西湖、钱塘江、北高峰、玉皇山、西溪湿地、运河、湘湖、富春江、千岛湖等符号化的地理样本依然保持着固有的生态,保持着天然纯粹的美。

  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如今的杭州,更以旖旎的自然风光、整洁的城市环境与和谐的社会风尚,呈现着人间天堂的别样精彩和独特韵味。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杭州,正是将山水之美、历史文脉、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统筹布局,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美丽景致。

  走向世界的步伐

  在过去的一周,杭州钱塘江畔的“小莲花”里,一场“世界级”的赛事——2018年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回望过去的40年,杭州这座古老的东方城市,一步步打开“开放”的大门,走上国际的舞台。

  胸中有沟壑,泼墨写山河。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拥江发展”的蓝图正在绘就,杭州正完成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嬗变,西湖之畔再续城市传奇,沉淀出专属于这个城市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从萧山国际机场通航,到铁路东站枢纽建成开通,从行政区划调整与“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发展格局的确立,到杭州都市圈的建设,从西湖博览会、世界休闲博览会再到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杭州的格局越来越大,杭州的视野越来越广。“杭州不应当仅仅是浙江的杭州、中国的杭州,也应当是亚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40年的华夏山河那满天烟花中,应有一朵专为杭州而盛放。

  愿春风十里中的杭州,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