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要来一场垃圾革命 各地都有哪些“妙招”

浙江要来一场垃圾革命 各地都有哪些“妙招”

2019-05-23 14:53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决策部署,到近年来的美丽乡村建设,浙江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由点到面,从城市走向乡村,实现普遍推广。近日,省委书记车俊在余杭区虎哥环境有限公司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情况时也强调,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创新办法,下大力气来一场垃圾革命。

  先行先试的浙江,目前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走在了全国前列。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实践,不少地方做法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余杭“从头到尾”做好垃圾分类

  人口增多了,垃圾反而变少了?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杭州市余杭区就是做到了——去年余杭区常住人口增加了10万人,但今年前4月,该区共清运生活垃圾29.34万吨,较去年同期减量2.55%,连续3个月实现总量同比负增长。

  “这得益于我们打造了垃圾分类从前端投放到中端归集和运输、再到终端处置的全链条。”余杭区城管局城乡环境卫生监管中心主任沈科告诉记者,通过农村垃圾“可腐不可腐”分类、城市垃圾“干湿两分法”等,全区每天可将475吨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负”。“去年全区每天需清运垃圾2700多吨,今年虽然常住人口增加了10%,但需清运垃圾只有2400多吨每天。”沈科说。

  在龙兴社区毓秀家园小区,每个住户的家里都放着至少三个垃圾袋——绿色的用来放湿垃圾,蓝色的用来扔干垃圾(即可回收垃圾),黄色的用来扔受污染及不可回收的垃圾。前端分类做好后,运输中转环节也杜绝了垃圾“混装混运”,基本实现“绿桶绿车、黄桶黄车”分类运输,而可回收垃圾余杭引入市场力量进行回收处置。

虎哥回收服务站。浙江新闻客户端.jpg

虎哥回收服务站。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余杭便引入“虎哥”为居民上门收干垃圾,该公司每日回收干垃圾超过250吨,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5%。罗鑫是“虎哥”毓秀站点的站长,每天早上八点开始,罗鑫就会接到周边居民的“订单”——每户居民家里都有“虎哥”投放的用于扔干垃圾的垃圾袋,装满后,居民们便可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向“虎哥”发来上门回收垃圾的需求。

  收到订单后,罗鑫带着便携称重器和居民们换新所需的垃圾袋上门回收,不一会便“满载而归”。“为了鼓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我们还对每个居民的手机号进行了登记,回收垃圾时会按每公斤0.8元返还‘环保金’到他们的账户里,‘环保金’可以在‘虎哥’商店里购买商品。”

  一天下来,回收来的垃圾快要装满了站点的仓库,罗鑫便电话总部让其来到站点回收垃圾。“站点回收的干垃圾需要运输回总部再次精细分类,确保每个垃圾去到正确的地方。”

  自2018年以来,“虎哥”已经解决了余杭区近70吨有害垃圾,占干垃圾总量的0.1%,像废荧光灯管、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硒鼓墨盒等7种有害垃圾,分拣后再委托给有资质的企业处理,将环境负担降到最低。  

金华的农村垃圾“二次四分法”

1532915925784499.png

来源:浙江在线

  “和农民讲垃圾分类,要用农民的话。”

  在金华金东区,当地从2014年开始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理办法,相关经验做法不仅多次登上央视、被全国推广,还通过“会烂不会烂”的简单实在,在老百姓当中赢得了口碑。

  在金华金东区江东镇南下王村,自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以来,该村垃圾量明显减少,村庄环境变得更加清爽整洁。村民汤旭林说:“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两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绿色桶里放可腐烂的垃圾,蓝色桶里放不可腐烂垃圾。垃圾分类后,村里变得更加整洁优美,大家也不再乱丢垃圾了。”

  据介绍,“两次四分”法即农户把垃圾按“会烂”和“不会烂”进行分类,将“不会烂”的垃圾再按照“好卖”“不好卖”的标准进行二次分类。垃圾分拣员在农户分类基础上,让“会烂”的垃圾进阳光堆肥房发酵堆肥,“好卖”的垃圾回收处理,“不好卖”的垃圾则进入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处理,有毒有害的进行特殊处理。

  据金东区区长陈峰齐介绍,金华农村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后,仅金东区一年减少垃圾6万吨,省下垃圾清运填埋费用1800多万元。

  2018年6月5日,《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开始施行,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得到法规保障。这是浙江省第一部、全国范围内领先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地方性法规。

  近年来,金华市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二次四分”的垃圾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法,总结出“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金华经验”,走在了全省前列。 

宁波“社区自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社区居民和孩子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来源:中国宁波网.jpg

社区居民和孩子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来源:中国宁波网

  晚饭时间,浙江宁波鄞州区白鹤新村455号淳美楼一楼,65岁的居民毛阿姨和老伴儿熟练地把择下的废菜叶放进厨余垃圾桶里,又把一个纸壳箱折叠好,放进袋子里收起来,准备卖掉。搬到鄞州区两年多了,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将垃圾分类。

  在白鹤新村,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板,却看不到垃圾桶。居民要扔垃圾,必须到统一的垃圾房。小区的每个垃圾房都标配有4个垃圾桶:厨余、其他、有害和可回收。社区里还安放了一台智能回收机,扫描下载APP,投放、称重、积分、返钱,可回收垃圾的回收程序就在手机上完成了。

  “不少一人、不漏一户、不缺一分。”丹顶鹤社区党委书记黄菊芬介绍,虽然这里是一个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1261户居住者以老年人居多,其中还不乏外来租房户。但是,作为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他们从源头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率。每天早上,社区党员和志愿者一起站在垃圾房旁,检查、帮助每家每户做好垃圾分类。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市的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鄞州区是宁波市的中心城区,全区每天人均产生垃圾1.2公斤。从源头抓起,鄞州区首先将垃圾分类理念宣传到家家户户,采取巡回宣讲、入户指导等10余种形式,确保垃圾分类理念进小区、进楼道、进家庭、进机关、进学校、进街巷。在各个小区,由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业主代表和物业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队以及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每到垃圾倾倒的集中时间,就会站在垃圾房旁负责垃圾分类指导、监督和检查,解决了居民“不会分、不愿分、盲目分”的问题。

  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了,怎么避免混运混收?鄞州全面启动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改造,推广“投口朝外、成列摆放、桶盖合严、桶身整洁、对号收运、地面清爽”规范化收运模式。他们还率先在宁波市全面推进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系统,由线上APP和线下6个子系统组成,APP包括查阅积分等10多种功能,子系统包含居民姓名、住址、垃圾类型等信息。配备设置的智能投放箱有智能提示,显示绿灯表示箱体未满可继续投放,亮红灯则表示箱体已满,后台会提示收运人员及时将垃圾清理拉走。对厨余垃圾的收运,鄞州区采取“定人、定车、定时、定点、定线”的方式,确保厨余垃圾收运顺畅、安全、准点。

平湖探索垃圾分类跨界合作模式

垃圾分类积分超市 来源:浙江在线.jpeg

垃圾分类积分超市 来源:浙江在线

  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浙江省平湖市积极探索“垃圾分类+便民超市”的跨界合作模式,遵循“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的理念,将生活垃圾分类与便民超市有机结合,打造出市民垃圾分类与超市互惠共赢的新局面。

  一是激发分类热情。市民可通过参与现场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将垃圾投入小区的智能四分类可回收设备等途径获得垃圾分类积分。垃圾分类积分可现场兑换生活用品、在商场超市消费,激发了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是打通兑换渠道。打通垃圾分类积分与商场超市积分兑换渠道,解决收银系统兼容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系统的技术难题,市民用垃圾分类积分即可在商场超市购物。

  三是丰富兑换品种。垃圾分类积分可兑换蔬菜、水产、肉类、豆制品、奶制品、水果等700多个品种的商品,覆盖所有厨房日用,还将与药店、理发店等对接,进一步扩大兑换品种。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88.175万垃圾分类积分进行了兑换和消费。按100积分换1元商品计算,共兑换了18多万元的商品。  


综合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在线、金华日报、嘉兴在线

编辑:徐光

往期回顾

动漫IP赋能 看浙江文旅小镇探索新模式

山乡跑出“加速度” 浙江“数字乡村”正走来

赋能乡村振兴 浙江发展多种“森林经济”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019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