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观察 正文

30家西湖会所 29家不得点菜吃饭

2014-04-04 09:34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通讯员 陈志华 实习生 岳鑫 记者 钱祎

  #!time!#“西湖边的那些会所还开不开?未来会是个啥模样?”自从今年1月中旬,西湖景区30家高档经营场所陆续关停后,杭州人对这个话题的关注热情一直不减。

  昨天,酝酿2个月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业态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出炉,在西湖博物馆进行公展,时间为4月3日至5日,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对《规划》作出进一步调整。

  对于这些高档会所的转型方向,《规划》提出,30家关停的西湖会所都将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公益性、文化创意产业、旅游服务、大众消费将成为这些会所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而在《规划》中最惹眼的是,30家会所中,29家“不能设置餐饮”,唯独对杭州百年老字号“天外天”网开一面。

  多数会所仍大门紧闭,等待转型方案落实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山路上的钱王美庐,大门横梁上的招牌早已摘掉,只留下两根钢条,等待着新招牌的入驻。

  这里一片门庭冷清,门口的两只大白象雕塑孤零零地立着,古铜色的玻璃大门紧锁,里面一片漆黑。旁边的一家青年旅社和几家餐馆倒是很热闹,进进出出的人不少。

  记者随后又来到南山路上的另一家1917花园餐厅,同样是大门紧锁,门口的喷泉很安静,树木依旧郁郁葱葱,却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繁华景象。

  在《规划》公展现场,有几家关停的西湖会所老板也在仔细观看,看得出来老板们都有点急。

  “我支持转型,但停业这么久,资金压力很大,想早点开门,减少点损失。”一位会所老板说,无论转型成大众餐饮或公益服务,他都认可,但究竟几时能开业,是他最关心的。

  转型方案什么时候能落实,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孙德荣表示,暂时还不能确定。

  “《规划》目前还处于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不是最终的决定。”孙德荣说,市民游客的意见非常重要,等到最终确定后,会转好一家开放一家,并未统一时间。

  每家会所都要“三角”定位,实地操作“一家一策”

  《规划》是西湖景区管委会委托北京大学遗产研究中心编制的,从今年1月开始,该研究团队多次蹲点西湖,通过查阅基础资料、现场调研、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景区内的业态现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30处关停场所进行全面评估,并邀请风景园林、规划建设、旅游发展与管理、文化产业研究等专家进行论证。

  近期,重点对30家高档经营场所的转型进行规划引导;中远期,将对整个西湖景区业态进行全盘优化。除了已关停的高档经营场所外,景区内还有中档、大众化的经营场所600多家,《规划》中均有涉及。

  《规划》不仅明确提出了转型原则,还根据每家经营场所的建筑性质和所处地理位置,确定一对一的类型管控和引导。

  每家会所都有一个特殊的“三角”定位,公益、经济、文化是三大坐标。就像一个设计师,为每家会所量身定做具体方案,实行“一家一策”:不同潜力分不同指标,配不同分值。也就是说,每家会所今后要做什么、经营哪些相关产品、项目该怎样做“加减”,都是根据这个“三角”综合评估出来的。

  西湖会所分成三大类,转型方向各有不同

  30家关停的西湖会所今后将转型成啥模样?

  《规划》对此并不是“一刀切”,而是按会所的不同性质,分成了三大类,以便于区别对待。

  第一类: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等保护类别的建筑。

  应进行文化性和公益性的转型,以会议展览服务、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工艺美术品零售等为主要转型方向,可以有大众消费的茶饮和零售,但不能设置餐饮、住宿和办公。

  第二类:在公园内、文化遗址范围内或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的场所。

  应结合所在范围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文化性和公益性的转型,以群众文化活动、会议展览服务、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现代传媒业、工艺美术品零售等为主要转型方向,可以有大众消费的茶饮和零售,但不能设置餐饮、住宿和办公。应允许百年老字号餐饮以大众平价餐饮的方式转型。

  第三类:在公园、文化遗址和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之外,但又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场所,并且为非保护类别的建筑应全面向公众开放,大众消费,但不得设置餐饮。

  可以看出,从这些会所的未来的业态转型方向看,“不得从事餐饮”几乎成了一道硬杠杠,30家会所中只有“天外天”允许向平价餐饮方向转型。

  对此,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考虑到‘天外天’是一家杭州百年老字号,作为品牌保护而保留下来,但今后‘天外天’的餐饮价格肯定会大众化,不会再出现‘天价菜’。”

  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

  西湖会所转型顺应民意经营者盈利可另辟蹊径

  省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西湖会所转型顺应了普通百姓的需求,符合一直以来西湖为“全民共享”的宗旨。这些会所大都是名人故居和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们的存在实际上是少数人占有了公众资源,普通大众是很难接触到的。特别是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这种回归公益的转型肯定势在必行。

  但杨建华强调,转型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妥善保护这些转型后的历史建筑,二是转型中一定要考量每个会所自身的空间、环境等特色,进行合理规划,最大程度发挥价值。

  高档会所突然变成大众消费了,那经营者如何盈利?

  “西湖景区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需求自然也大,经营者不做餐饮,也可以通过开拓其他渠道来盈利。”杨建华说,经营者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游客有什么样的需求,进而开展相对应业务。在市场化时代,转型后的经营者只要摸准顾客“脉搏”,增加服务空间和人员,也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陈丽丹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