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潮新闻11月22日讯(记者 来逸晨)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多模态理解、非侵入式脑机接口……11月21日下午,《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在乌镇发布,一连串前沿热词令人惊叹。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受瞩目的颠覆性技术,将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深远。”报告发布人、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表示。目前,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的年产值已超5700亿元,正探索实践一条“基于技术创新,打造算力成本洼地和AI应用高地”的发展新路径。
报告通过大数据技术,综合多项相关指标,对2023年度全国31个省(市、区)(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人工智能产业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结果显示,浙江省人工智能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五,居北京、广东、上海、江苏之后,发展环境良好,数据开放水平优异,但在资本运作、开放合作、算力规模等方面仍有不少提升空间。
翻开报告,记者发现,以大模型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迭代演进,以人工智能创新加速未来产业培育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变革,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目前,浙江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整体规模居全国前列。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14亿元,从事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的企业达71家,同比增长222.7%;同时,浙江“人形机器人”发展可圈可点,“类脑智能”发展则已走在全国前列,拥有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脑机协同智能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科创平台,强脑科技、柔灵科技等企业领衔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程度高。
从区域看,浙江人工智能产业已初步形成以杭州为核心,向宁波、嘉兴、绍兴等环杭州湾地区集聚发展的态势。其中,杭州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梯队,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共计569家,利润总额占全省超七成,形成了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条。
正式迈入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将带动互联网发展攀升至怎样的新境界?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潘峰用四个词总结:中国互联网发展,已从“连”接个人到“联”接团队,再到“链”接价值,如今向“恋”接人心发展。“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多模态数据,从而进行自然语言的人机交互、以人为本的智能交流,从线上世界直通精神世界。”潘峰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互联网,对安全性、可靠性的需求更为显著,对文化、对人性的影响逐渐显现。
颠覆性的技术,还需颠覆性的应用,才能真正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报告发布后的研讨交流环节,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人工智能正处于应用落地的窗口期。
“蒸汽时代有铁路,电力时代有电网,人工智能时代则有三大基础性工程。”省发规院浙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知然认为,未来,广泛数据成为“新石油”,智能算力成为“新电力”,算法模型成为非生命智能体的“灵魂”。在此背景下,千行百业都将拥有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决策和自主演进能力的劳动工具。“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或将超越之前工业革命的任一标志性技术。”他说。
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厉敏看到了“垂域大模型”的广阔应用前景。“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当前焦点,将在垂直行业领域发光发热。”他建议,浙江可利用块状经济的优势,依托现有的行业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城市大脑等,由龙头企业牵头,围绕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建设一批面向特定场景服务的垂域大模型,引进和培育分行业、分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引导数字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迈向新境界。
“人工智能已成为浙江‘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引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浙江将继续以实体经济为落脚点,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继续领先、原始创新进位争先,加快研发成果产业转化,发展人工智能+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扛起经济大省更大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