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专题活动 > 小城市博览会 > 小城故事 正文

普陀区六横镇

发布时间: 2015年06月23日 11:27:05 来源:

  2014年是新一轮小城市培育的启动之年。一年来,六横镇围绕打造“海岛深水港口城市”目标,加快“临港产业基地、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宜居宜业海岛城市”三大平台建设,较好完成了2014年度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

  一、六横镇基本概况

  六横位于舟山群岛南部海域,西距宁波北仑7.5公里,与梅山国家保税港区隔海相望,北距沈家门港24.8公里。辖区内包含5个住人岛,30个无人岛,陆域面积121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岛的第三大岛。辖9个社区,45个行政村,87个经济合作社,常住人口约10万。

  六横作为海岛城镇,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禀赋。区域位置优越。六横岛居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附近,处于中国东、南海岸线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平原腹地广阔。平原腹地占全岛陆域面积的64%,通过实施小郭巨等围垦工程,可新增具备深水岸线的平原腹地20多平方公里。深水岸线绵长。全岛海岸线总长85公里,其中-10米以上并且有一定腹地配套的岸线36公里,占舟山市可用深水岸线的22%。通航条件便捷。六横岛紧邻虾峙门、条帚门国际航道,与全国及全球主要港口有货运交通往来,全年货物吞吐量达6070万吨。

  具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六横已初步形成以船舶修造业、港口物流业、大宗物资加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海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重点企业有中远船务、浙能煤电、武港码头、鑫亚船舶、中奥能源、金润石油等。

  具有日渐完善的交通设施。全岛“一环、两连、四纵”交通网络基本成型,与宁波及舟山本岛开通车客渡,年水运客流量约180万人次,未来建成的六横跨海大桥可快速连接宁波城区。

  具有较强的要素保障能力。目前全岛可用土地达15000亩,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和220KV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海水淡化工程可供淡水3万吨/日。这些均为进一步提升六横的发展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2014年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主要成效

  (一)聚焦关键指标,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围绕关键指标,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引擎,拉动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1亿元,增长10.3%,占到全区的22.25%,建设用地亩均GDP达到56.7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22.6%,占全区的39.7%;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66.7亿元,生态环保类投资2.9亿元。财政总收入10.5亿元,增长11.1%,人均财政总收入10544.6元;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00元,增长16.7%。

  (二)加快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1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91.8亿元,增长13.5%;船舶修造、电力生产、水产加工为全镇主要工业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97.5亿元、25.3亿元和9.1亿元;船舶修造、发电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入12.9亿元。船舶企业生产转型卓有成效,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穿梭油轮等海工产品成为六横船舶制造业的新名片。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36亿元,增长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070万吨,增长23.8%;旅游接待人数14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亿元;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7.03亿元,增长1.35倍,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109万元,增长19%。新增开展网上销售的企业和店家2个。渔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扎实开展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工作,全镇共有8021亩流转承包地,占全镇农村承包地面积的40%。农业种植、渔业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精品渔农业进一步发展,建成杨梅、白枇杷等生产基地和全市规模最大的渔业精品养殖园,实现渔农业总产值10.1亿元,水产品产量8.58万吨。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下降,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6.5:67:26.5。

  (三)完善城市功能,城区面貌实现新改善。以规划引领城市建设,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六横岛市政设施专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渔农村住房布点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不断加快城区建设步伐,全面完成15万平方米的嵩山安置小区一期、二期及荷韵佳苑768套多层安置房,顺利推进港城大厦、烟草大楼迁建工程、盛世丽景商业用房等城市建设项目。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完成荷韵佳苑北侧道路、700亩畈配套道路等13个项目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区建设,72%的建成区实现数字化管理。推进“三改一拆”工作,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40万㎡拆改目标。建成区面积达到7.4平方公里,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达到全覆盖;建成区常住人口72121人,城镇化率达到72%。

  (四)推进美化净化,综合环境实现新提升。以“五水共治”为龙头,年度投资1.33亿元,完成双塘河等18条垃圾河清理,望月河等6条黑臭河清淤,夏家河等5条河道治理,嵩山安置小区污水泵站等4个治污项目,大岙水库除险加固等10个防洪排涝项目,饮用水南部区域管网提升工程等4个保供水项目的建设任务。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从2013年的29.6%提高到2014年的33.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57%。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建成区公共绿地新增24.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8平方米。

  (五)强化平台职能,服务能力实现新增强。整合办证服务窗口,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全年办结各类审批事项24027件,办结率95.1%;拓展便民服务,开通1890便民服务热线;在台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试点的基础上,新设立龙山等4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推进社会就业,全年介绍就业141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98.1%。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全年查处违法行为327起,立案138起,办结率94.9%。以创建省四星级司法所为载体,不断推进综治维稳中心规范化建设,成功调处各类民事案件249起,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岛、矛盾不上交”。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态势,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从22件/万人下降到18件/万人。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安全生产三项指标控制负增长。

  (六)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强化教育保障,全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扩大卫生投入,投资8800万元的普陀第二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和门诊楼投入使用,被评为二级乙等医院,是舟山市首家乡镇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形成15分钟服务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保险比例调整到65%以上,群众住院成本进一步降低;改建星级养老院,目前总床位数达到231张。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制订《六横城市文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六横影院投入使用;开展四季文化主题活动,新创建7个文化礼堂,整合文化礼堂资源,打造全市首个文化礼堂互助联盟。文教卫体事业人均投入达到1350元。

  (七)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新突破。积极实施行政审批服务“2+X”改革,开展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零收费”试点。积极稳妥推进渔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2014年全镇87个实施股改的村(社)已有85个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是舟山市股改完成村(社)最多的乡镇。成立全市首家乡镇级大社保工作中心,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项社会保障类的一站式便民服务。

  三、2015年六横小城市培育主要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六横镇小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六横镇将按照建设“海岛深水港口城市”的总体目标,抢抓建设群岛新区核心功能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重要区块的机遇,认真对照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加快建成“临港产业基地、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宜居宜业海岛城市”。今年经济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9%;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17.3%;财政总收入11.5亿元,增长8.5%;港口吞吐量6500万吨,增长8%;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一)着力推进大项目引进开工,加快建设现代临港产业基地。一是加快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国电海上风电场项目、浙江燃料乙醇项目、中奥能源扩建工程、海水淡化厂三期、六横LNG综合利用工程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力度,加快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建设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推动小郭巨二期围垦等水利围垦项目建设。三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紧密对接“一带一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等战略政策的辐射效应,抓住六横与宁波梅山战略合作的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重开展产业链招商。

  (二)着力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继续做强做优船舶修造业,提升发展海工装备制造,大力支持中远、鑫亚等大型船舶修造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发挥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效应,着力帮扶小五金、水产加工等企业提档升级。二是加快做大港口物流业,充分发挥煤炭、铁矿砂、油品等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的优势,提升浙能煤炭码头、武港铁矿石码头等吞吐能力,提高大宗商品的落地贸易量,将六横打造成为集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于一体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重要板块。三是大力培育商旅服务业和特色渔农业。扶持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推进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及品牌连锁专卖店等落地。依托海岛特有自然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稳步推进六横东南片区旅游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海洋特色渔农业。

  (三)着力推进“两美六横”建设,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一是优化城市布局。按照“北生产、中生态、南生活”思路,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推进峧头和台门“双核”城区打造。完善龙山区块城市功能。二是加快海岛宜居城市建设。以打造现代海岛特色小城市为目标,以人口集聚、功能完善、品质提升为方向,有序推进城市核心区开发,谋划建设集高档住宅、娱乐购物、专业市场、餐饮、金融等服务业态为一体的峧头商贸街和700亩畈综合性商贸区。继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三是推进环境提升工程。继续实施“五水共治”,投资2.78亿,完成黑臭河整治、推进重点河道治理,海塘和小水库加固等建设。实施海水淡化三期工程、城镇供水管网一期工程。大力实施城乡绿化建设工程,促进全镇“绿化成荫、联荫成片”,进一步提高建成区人均绿化率。四是加快推进美丽海岛建设。有机融合城市建设与双屿港历史,打造海岛特色小城市;继续抓好美丽海岛精品(特色)社区创建工作。

  (四)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努力提升新常态下发展活力。一是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做好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进一步完善渔农村社区组织机构设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展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二是推进社会事业服务体系创新。健全渔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作机制,加快权限向社区转移。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扩大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完善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

编辑: 李选
小城故事
  • 古镇开启新征程 壶镇小城市培育百姓先受惠 古镇开启新征程 壶镇小城市培育百姓先受惠
  • 以童装产业为支点 织里撬起城市幸福生活 以童装产业为支点 织里撬起城市幸福生活
  • 治污治水   贺村谱写生态宜居新曲 治污治水 贺村谱写生态宜居新曲
  • “昔日的镇” 跨越为“今日的城” 王江泾小城换新颜 “昔日的镇” 跨越为“今日的城” 王江泾小城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