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西泠峰骨”昨闭幕 350件作品今起归巢

2014-09-01 08:04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 郑琳

  #!time!#梳理8月杭城的文化消费活动,贯穿始终的“西泠峰骨”必须要提,相比演出市场的平淡,这个大型展览带给这座城市的,不仅仅是人气那么简单。

  昨天下午5点,随着浙江美术馆的大门阖上,由西泠印社、浙江美术馆、钱江晚报联合推出的“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长作品展”正式结束,2000多位观众在这个有点闷热的天气里赶上了末班车。

  西泠印社七位社长的350件作品,静静地陪伴了杭城整整一个8月,不论是专业人员,书画爱好者,或是完全的门外汉,都在这样一个宛如书画篆刻界“英雄联盟”的强大阵容前,被传承百年的中国传统文人魅力感召,这也是8月杭城最大的文化活动。

  一年里面,能让人反复流连的展览并不多,“西泠峰骨”恰是其中之一。就在昨天,还有不少“回头客”。中国美院教授杨振宇就是其中之一,他拍下七位社长青年时代的照片贴上微博,“我参观多次,仍意犹未尽。毫无疑问,吴昌硕至今仍是西泠的精神领袖。”

  许多半专业的观众感慨作品太海量,走走看看完全不够。有人用了一整天时间,仅看了吴昌硕的半个展厅。他们如此饥渴,无非知道这样的机会难得。有从江苏特意赶来的观众兴奋留言:“每每看印刷品,往往于气魄之体悟稍弱,必须看原作!”

  大部分观众还是路人粉,许多必须借助导览和解说,才能看懂那些篆文、石鼓文写的是什么,能看懂草书的已经十分自得。很多人只听说过“西泠印社”和“吴昌硕”的名字,却不知道吴昌硕就是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更不用说张宗祥、启功等人和印社的关系了。即使是走马观花,他们也得到了最基本的美学启蒙。

  浙江美术馆用了6场专家导览,和两场主题讲座为观众扫盲。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杭州国画院院长金鉴才、浙江书协理事童亚辉、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等专家,在8月初的一周里,连续为观众解读七位社长的作品。虽然导览时间并非都是周末,有时还在上午,但场面却不亚于年初敦煌展的火热,一位专家身边往往聚集了百来个观众,有不少人意犹未尽地要求开小灶。

  几乎没有观众注意到,就在专家导览的那几天,正是浙江美术馆建成5周年的纪念日。没有多余的庆典,也没有鲜花和剪彩仪式,5周年的美术馆以一场厚重的艺术饕餮回馈市民。

  也许细心的观众已经在展厅的说明板上留意到了这些名字: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湖州市博物馆、吴昌硕纪念馆、君匋艺术院、海宁市张宗祥纪念馆、天一阁博物馆……正是这些众多的艺术机构联手,才共同奉献了这样一场展览。

  今天,350件作品将回到它们各自归属的地方,美术馆展厅里那座仿制的月洞门也将消失,不过,在这个8月,来过这里的数万名观众心中,一定留下了“西泠峰骨”的印象,他们会记住那一排黑白照片上的形象: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