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请到国家东部公园深呼吸

2014-08-22 09:41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余问清 张伦 胡萍

  #!time!#假如我是一条鱼,我将游向钱江源;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将飞向古田山……

  山林总面积285万亩,森林覆盖率80.4%,林木绿化率81.1%。地处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被莫言称为“神仙境”,被誉为浙江的“绿肺”,一如“亚马逊”之于地球的意义。

  如今在开化,“生态”一词不仅是金名片、活招牌,更是35万开化人共同的梦,一个名叫“国家东部公园”的梦。

  2013年,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县的开化,亮出建设“国家东部公园”的口号。11月,省委将开化确定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县,取消了对开化的GDP考核;今年3月,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复,同意开化开展国家公园试点;4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联合发文,开化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

  梦想照进现实。一年的努力,生态在开化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今年上半年,县域交界断面出境水一类、二类水178天,占比98.3%,其中一类水天数比去年全年多48天;全县境内9条河流,所有乡镇22个流域交接断面的水质监测达标率均为100%;空气环境质量4月、5月在全省通报的5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随之而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上半年,到开化旅游的人数达到258.49万人次,同比增长30.4%;旅游总收入16.03亿元,增长31.6%。

  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开化人民用行动践行真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莫言的“神仙境”里持续发酵。于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开化,成为了著名学者钱文忠“化不开的水墨眷恋”。

  “我们要卷起裤腿,甩开膀子,带着省、市嘱托和厚望,带着群众信任和期待,点燃激情、放飞梦想,向国家东部公园出发!”在机关干部开春第一会上,县委书记鲍秀英的话语热情洋溢。在省委“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目标的号召下,开化的生态优势正在转变为后发优势,变革正在发生……

  用90%的县域面积

  来保护生态

  开化自古崇尚绿色与生态。县城青联村至今仍保存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竖立的风景林保护石碑,民间素有“杀猪敬鱼”等传统,生态保护蔚然成风。但保护生态并不排斥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国家公园试点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化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结合自身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特点,开化提出打造“国家东部公园”。

  柳枝飘荡、鱼儿畅游。走进开化县芹阳办事处桃溪村,一个葫芦形的水潭让人眼前一亮,潭水清澈见底,鱼群游过不时激起涟漪。因为长年垃圾乱倒乱扔变成的“臭水潭”,如今成了村里的“神仙潭”。除了池塘的改造,桃溪村还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村龙居公园等景观建设,闲置的村小学校舍将被改建成旅游接待场所。村支书叶友根说,桃溪村正向3A级景区村迈进,将把村庄建设成县城的后花园。

  今年,开化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在治水的同时造景,全县将建设30个3A级景区村和4个风情小镇。在全面消灭垃圾河、整治黑臭河的同时,全县已种植景观林7981亩,建成景观大道145公里、彩化河岸150公里。与此同时,钱江源、长虹乡、古田山、花卉公园等八大3A级、4A级乡村旅游景区,也在加紧建设之中。

  按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规划,开化将县域划分为“三大区域”,用90%的县域面积来保护生态,用10%的县域面积集聚20万人的生产生活。生态保护区主要位于县域西部及西北区域,面积682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30.6%,以生态资源保留和维护为重点,禁止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生态农林区主要位于县域东部、中部和南部区域,面积1333.9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9.9%,具备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提供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可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创意休闲农业。产城集聚区主要以新华埠镇为主,面积211.9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9.5%,主要用于生态城镇和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开发建设。

  按照生态功能定位,开化紧抓省级生态小城市培育试点机遇,启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推行“政区合一”模式,19个乡镇、园区撤并整合成14个乡镇,调减26.3%。开化由此启动了历年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投入最高、人数最多的下山搬迁行动。目标是,每年生态移民1万人。与之相配套,在产城集聚区域里,东城脱贫小区、工业园区民工公寓、池淮星口脱贫小区等5个县级脱贫小区先后开展建设。

  同时,开化县还积极创新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大部制改革,构建“大发改、大经贸、大文旅、大卫生、大市场、大执法”体系。全县各类机构总数从63个减少到37个,精简41.3%。县乡党政群机构领导职数减少51名,精简10.8%。采用“编制池”办法有效控制人浮于事,县乡党政群行政编制精减103名,减少10.2%;事业单位编制精减426名,减少20.7%。抽调98名干部组成了项目攻坚队,服务项目征迁、招商引资、老城区改造等一线,61名公务员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两减两调”的改革涟漪,为开化生态建设带来了惊人活力。

  保护生态是为了

  更好地发展

  去年年底,衢州市取消了对开化县的工业经济和GDP考核,取而代之的是以生态为先、民生为重的单列考核。今年1月,省政府批准《开化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方案》,专门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实行以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出境水质一类水较去年上升每个百分点奖励120万元,二类水每个百分点奖励60万元,三类水不奖不罚,四类水每个百分点罚20万元,五类水每个百分点罚60万元,劣五类每个百分点罚120万元;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每个百分点奖励200万元;林木蓄积量,比上年每增加1万立方米,奖励50万元,比上年每减少1万立方米,倒扣50万元。

  走进开化县芹阳办事处翁村村,一条长达2公里的绿荫大道便展现在了眼前,整洁的村庄、清澈的溪水让人寻找到了回归自然的感觉。“在国家东部公园中,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正是‘十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八个一’等创建活动所带来的成效。”翁村村党支书余永庚相告,活动中,村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参与,通过门前三包、认种认养等方式,在村道两旁及村庄四周种上了“党员林”、“希望林”和“青年林”,让村民自觉参与到了保洁护绿的行列中,提高了村民的思想意识。

  在工业园区茶场片区的入口处,一块原本荒废的山坡地,现在已经郁郁葱葱。“开商林”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开化干群植树已经成为传统。而在今年,这项传统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小小的变化,开商林、爱情林、巾帼林……更多主题的植树活动在开化展开。

  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是硬道理。走进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淇源头自然村,沿河而建的小鱼塘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何田乡,在自家门前围上一口鱼塘,养入几尾鱼,再把小溪中的活水引进来……原生态的清水鱼养殖方式,伴随着何田的历史慢慢流传。

  随着快节奏的市场经济,何田清水鱼在品牌效益日显的同时,也在不断脱离历史轨道急剧膨胀。如何把最纯正的“何田清水鱼”的味道留住,成为了何田人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何田乡在保护生态的同时,着力挖掘“清水鱼”古法养殖,并借助红色旅游发展契机,拓展乡村旅游事业。如今,去何田走红军路、尝清水鱼、赏青山绿水是一种时尚,也渐渐成为了一种该乡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七一”前后短短十余天,何田乡已接待游客近百个团队7000余人次,创历史新高。

  山绿了、水清了,保护出来的青山绿水,成了开化人致富的“摇钱树”。随着国家东部公园品牌的打响,开化乡村旅游出现“井喷”现象,仅长虹乡,就有桃源村的梯田游,库坑的红色游、高田坑的古村游……离县城35公里,自驾车程近一小时的深山沟里,油菜花开一个多月就迎来了4万多人的脚步。

  进入8月,长虹乡台回山的240余亩向日葵绽放迎客,这可乐坏了70岁的农家乐经营户邱龙彪:“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吃饭要排队!去年一年收入2.2万元左右,今年就油菜花开那个把月,收入达2万多元!现在向日葵开了,又到了赚钱的时候。”这个当初在乡干部“三顾茅庐”做思想工作后,才勉强开出农家乐的老农民,今年被收入“吓”了一跳。

  在生态经济的探索中,开化农民已经找到了门路。池淮镇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草莓迷宫、蓝莓精品园、玫瑰园……开化创意农业的先锋者们“组团”落户。从桑葚采摘游,到蓝莓观赏,再到眼下红火的西瓜品尝、百合体验,原本乏味的土地上,成为了游人争相驻足的目的地。走进不远处的池淮镇芹源村,汪秀芳的御玺茶公园映入眼帘,连绵几公里的自行车道、观景长廊正在紧张施工中。“这是集茶文化、茶产业、茶博览于一体的茶公园。”汪秀芳说,“我们正加快开发茶园休闲游项目。”

  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一产围绕旅游做精,二产围绕旅游转型,三产围绕旅游强功能,开化的生态产业体系在逐渐成型。如今,一产、三产形成的乡村旅游热正在开化蔓延,二产的转型也正在进行。

  拒绝污染企业,不代表不要工业产业。驱车路过分布在205国道旁的工业园区时,会发现,这里正发生改变。不仅仅是“花园式厂区”建设后更优美的环境,开化汽车城、广盈汽贸、凌云电子商务创业园……退二进三的脚步,也正在开化工业园区青联片区踏实迈进。

  这个月来,开化先后有集动漫、生态、科技、体验、展示、旅游于一体的投资12.3亿元的甲壳虫动漫文化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钱江源国际度假景区项目等一批休闲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建设。与此同时,今年前6个月,因产业政策和规划选址等因素,8个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招商项目被否决,协议投资额4.5亿元。

  在开化,看中源头优美生态环境的一批三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选址在林山乡林源村带状峡谷及周边区域的白石尖景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0.6亿元。“项目的规划已经出台,待土地征用完成就可全面建设。”这段时间,林山乡副乡长汪国俊正带人在白石尖脚下丈量土地、清点青苗。他说,下一步通景公路、景区基建将快速开工。森林风光、峡谷漂流、滑草滑雪、高空玻璃观景台、野生动物驯养观赏、乡村度假区……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高端户外运动、高端生态养生度假、生态养生养老和生态精品农林业的汇聚之地。

  一大早,龙门村村民汪德养就找上门,急切地问龙门村村支书汪德刚:“村里新发展的民宿,什么时候能定名单啊?你看,我家已经装修好9个卫生间,就等着下半年能办起民宿来。”今年5月1日,龙门村首批19家农家乐、193张床位正式营业。暑假开始后,旅行社每周都会带来一批5日游的游客,农家乐天天爆满。下半年,龙门村计划再发展6家民宿,增加60张床位。一动员,就有15户农户报名。一些新建房的农户,甚至直接要求村里按照民宿的要求来指导建设。

  这正是目前开化民宿产业发展的写照。以乡村民宿为突破口,让美丽经济最终化为农民的美好生活。随着国家东部公园建设的深入,开化乡村旅游开始“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尝到农民房变“聚宝盆”的甜头。为提升农户的积极性,县里出台扶持政策,对标准客房建设有补助、达到一定规模的发放奖励,今年计划发展3000张床位,争取3年内达到1万张床位的接待能力。

  “你们看,通过规划建设,这一片草木丛生的河滩地变成了现在的亲水湿地公园。”最近,马金金溪村月亮湾湿地公园、音坑乡双溪公园成了大热,每天都引来大批游客。这两个公园,原来一个是废弃的河滩地,一个是垃圾满地的采砂场。通过治水造景,这里成了乡村旅游的香饽饽,金溪村公园开业一个多月,收入达到了8万多元。“五水共治”与造景致富相结合,全县32个制砂场、垃圾场正悄然变身乡村旅游景点。

  潮涌钱江看源头。如今,国家、省级多项试点机遇扑面而来。站在改革的前沿,开化干部群众将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抢抓机遇、奋勇争先,苦干实干科学干,建设自然开化、休闲开化、人文开化、美丽开化,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化样本。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