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旅游人文 正文

桐乡借力戏剧文化品牌助推“人文名城”建设

2014-08-07 08:05  来源:嘉兴日报陶克强 孔越 张潘丽

  #!time!#稚气未脱的孩子、传统悠扬的越剧、全国各地的游客、静谧典雅的古镇、时尚现代的话剧……这些看似关联度并不高的元素,如今在桐乡却因为戏剧得到了高度融合。昨天,桐乡市文化局局长吴利民告诉记者,在2013年全省公共文化绩效考核中,桐乡顺利进入前三名,这与“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的理念密不可分,而目前桐乡正在着力推进的“人文名城”和“戏剧之乡”建设,折射出城市的繁荣度,并已成为桐乡“软实力”的最佳代表。

  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传递核心价值

  “儿是娘的心头肉,怎忍心割儿肉来还亲娘,纵然我饿死冻死在荒郊,只要我儿有福享,求老爷饶了我儿郎。”“娘,我错了!”……

  戏曲小品《割肉还娘》由桐乡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严旻操根据民间故事改编,讲述七斤为娶妻,将老母赶出家门,老母无奈告到公堂。七斤以“我娘养我二十年,我养我娘也二十年”为由,争辩养育之恩已还清。知县为了劝七斤回归正道,巧以“儿是娘身上肉”为由,要七斤割肉还娘。老母爱子深切,误会知县重判,以死保护七斤,七斤终体会老母之爱,幡然醒悟。

  “这个戏曲小品以小见大,向观众阐述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深受市民喜爱,发挥了戏剧‘以文化人’的作用。”桐乡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主任来荣祥说。

  近年来,桐乡原创戏剧精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内容大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地中心工作等。如,《故乡情》、《患难真情——丰子恺与茅盾》等戏剧作品,弘扬了爱国、爱家乡的精神;《谁是谁非》、《珍惜荣誉不松动》等,颂扬个人品质;越剧小戏《婆婆赛亲娘》,赞扬道德模范;《割肉还娘》、《住院》等,阐述家庭美德;越剧小戏《毛估估》、《住村干部》等展示桐乡新农村建设;《五水共治迎朝阳》、《节约用水记心上》等,则营造了人人参与“五水共治”的良好氛围。

  “戏剧可以在无形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到群众的心里。”吴利民说,现在,农村一些农民可能并不识字,但却能有板有眼地讲述水浒、杨家将等故事,而这些故事、知识的来源就是戏剧,“所以,戏剧是文化传播、传承的重要渠道,它的力量不容忽视。”

  以文惠民:

  “雅俗共赏”惠及城乡百姓

  “穿掌时身体一定要挺拔,这样才精神,来,把眼神也‘拎’起来……”近日,记者来到桐乡市北港小学,在一间排练室里,近30名小学生“戏曲范儿”十足地练着形体,那股带着稚气的认真劲儿令人忍俊不禁。原来,去年,该小学成立了桐乡市“少儿戏曲培训基地”,这让孩子们每周都能与传统越剧亲密接触。北港小学二年级学生孙姚睿说:“我很喜欢看越剧,现在都会唱一些选段了,回家我还教爸爸妈妈呢。”

  “给孩子培训戏曲,并不是想让他们成为专业戏曲演员,而是让他们更了解传统文化,这对传统戏曲传承很有意义。”来荣祥告诉记者,桐乡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仅去年就举办了50多期少儿戏曲免费培训班,培训少儿1000多人次。

  在桐乡,唱越剧如今已不仅仅是中老年人自娱自乐的活动了,一些戏曲民间团队甚至已经上了“规模”。今年68岁的陈芝仙退休后与几位“老姐妹”一起组建了“菊韵剧社”,经过17年的孕育,如今已拥有近40名成员,他们都对戏曲有着割舍不了的爱,纷纷自筹经费为剧社添置表演“装备”,至今已排演经典曲目近20个,他们的演出足迹几乎遍布桐乡各个角落。陈芝仙说:“唱戏、送剧下乡、参加比赛,不仅让我们老有所乐,还能给别人带去快乐,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如今,桐乡已在各镇(街道)、村(社区)等开设戏曲培训班,每个镇(街道)都有了自己的民间戏曲社团。同时,通过“桐城民星大舞台”民间戏曲演唱大赛、“浙江省新农村题材小戏”会演等平台,扩大了群众戏剧表演参与度,提高了群众戏剧表演水平。

  以文兴业:

  “古今内外”提升城市品牌

  “我是静秋!”近日的一个晚上,话剧《山楂树之恋》正在上演,可容纳上千人的乌镇大剧院里座无虚席,其中不乏从北京、上海等地专程赶来的观众。导演田沁鑫让观众动情于老三和静秋挣扎在死亡与爱情的奔跑中,并通过光与影的变换,让简单的布景产生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让人久久回味。

  据介绍,这是国家话剧院首次走出北京进行创练的作品,也是乌镇戏剧孵化基地的“开局之作”。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表示,这既是去年首届乌镇国际戏剧节的余热,也是今年10月第二届戏剧节的预热。

  戏剧“请进来”无疑加大了城市的吸引力。2013年5月,《如梦之梦》、《四世同堂》等6部国内外精品戏剧,以及12部青年竞演剧目、近千场街头表演,让乌镇处处皆有戏,既吸引了全国1.7万余名戏剧爱好者,又让18.3万余名游客及当地居民观看了精彩的街头艺术表演。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助推了桐乡“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建设。据统计,桐乡仅去年就接待了海内外游客1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8亿元。

  在“请进来”的同时,桐乡也十分注重通过“走出去”来提升城市知名度。据介绍,讲述杭白菊花开桐乡来龙去脉的越剧音乐剧《菊花飘香》、道出“姑嫂饼”来历的花鼓小戏《姑嫂饼》等,纷纷走出桐乡,甚至走进了央视。今年5月底,桐乡市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戏曲队获得央视“一鸣惊人”栏目月冠军,拿到冲刺年赛的通行证。7月,央视还在桐乡举办“2014年中央电视台《过把瘾》节目下基层进桐乡暨越迷演唱大赛”,并进行了全程录播。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