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教育就业 正文

智慧教育,桐乡校园处处有

2014-11-11 09:47  来源:《钱江晚报·今日桐乡》记者 许惠良

  #!time!#

         迎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当好东道主,你我共参与

   这两天,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的语文老师许丹红正着手给6年级的学生上《少年闰土》一文。

   和几年前的手写备课方式不同,她熟练地打开电脑,从集团资源库中下载其他老师共享的课件,并加以精心修改。

   许丹红说,这种资源共享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还加强了老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探讨。

   资源实现共享,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而这一载体就是互联网技术。

   那么,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延伸,这些年桐乡的教育行业又发生了哪些“智”变呢?

  从粉笔、黑板到多媒体教学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张嘴”,这是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退休教师朱亚蓉教书时代最常用的四大教学“工具”。

   她说,在上世纪90年代前,大部分老师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学生传播知识。

   1998年,朱亚蓉从教师岗位上退了下来,从此,粉笔、黑板、教科书便成了封存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也就是朱亚蓉刚退休后不久,粉笔、黑板等陪伴了她几十年的“老朋友”,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引入而开始动摇。

   于1999年创办的桐乡市茅盾中学是桐乡最早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学校之一,据该校质量保障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沈惠新介绍,当时多媒体教学试水后,老师们虽然面临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但学生们则各个学习热情高涨。

   随后几年,多媒体教学开始蔓延至全市各地,粉笔、黑板的使用频率随之呈下降趋势。

   然而,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智”变比想象中要快。2012年前后,多媒体交互式一体机、电子白板等教辅工具陆续出现在各大校园,再一次改变了教学环境。“这些新出现的教辅工具都带有触摸功能,学生和老师可以在上面随意书写。”市教育局教仪站工作人员陈国萍告诉记者,相比于以往只能用作演示的教辅工具,交互式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采访中,陈国萍透露,前两年桐乡市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还引进了一个名为电子书包的项目,目前正在全市试点,建议去瞧瞧。

   电子书包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记者打听过后才知道,这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老师采用电脑备课,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北港小学负责该项目的老师沈昌达说,电脑是整堂课的核心工具,老师通过电脑向学生进行讲课,并布置课堂作业。

   据沈昌达介绍,电子书包最大的好处是,学生提交作业后,电脑可以精准的计算出全班学生的分数以及错误率,并反馈至老师的教学机上。“传统教学的统计做不到如此详尽。”沈昌达说,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去重点讲解难题,从而让更多学生掌握知识点。

  从“单打”到“抱团”

   互联网的渗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颠覆了老师获取教育资源的习惯。

   以许丹红为例,以往备课需要通过手写的方式去完成,而材料除了教科书外也很少可以用来参考。

   “现在只需进入集团的资源库,寻找其他老师已经共享的课件加以修改即可。”许丹红告诉记者,开学前,集团的每位老师都承担了撰写课件的任务,完成后上传至资源库,老师们可以随时享用。

   对于这种转变,许丹红表示,以前是单打独斗,现在则实现了抱团发展。

   和许丹红有类似感受的还有春晖小学的教师陈培丽,她闲暇之余总会去各大教育资源网站看看其他名教师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遇到合适的就进行适当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案设计中,添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元素,可以让学生们的精神更加集中。”陈培丽说,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她需要随时不断的进行充电,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加深运用,除了老师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广外,这些年,教育部门以及各校之间的交流频率也在逐步增加。

   “以前邀请全国名师做演讲,因为场地限制,不能面向全市所有教师。”市教育局教仪站站长沈永庆透露说,自从2011年教育部门引入一套异地网络互动教学视频会议系统后,这样的现象得到完全改观。“名师在教育局演讲,各校老师在本校通过视频会议全程收看。”沈永庆告诉记者,目前在桐乡,一些学校之间也开始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实时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从人眼到“天眼”

   学生的在校安全一直以来是重点工作,每个学校都安排了保安和大量老师来齐抓共管,以确保万无一失。

   前些年,互联网的出现,逐渐改变传统的校园安全保卫格局。

   新学期以来,桐乡六中的总务处主任徐剑强一有空就会通过电脑实时查看学校食堂的做菜和学生就餐情况,厨师操作有没有违规?学生有没有排队?全部一目了然。

   为何徐剑强坐在办公室就能知悉食堂的实时情况?这一切的奥秘都在密布于食堂各个角落的摄像头上。原来,今年9月份开学前,校方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在学校的食堂内安装了大量的摄像头,开展了名为“阳光厨房”的项目,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学校的食品安全。“‘天眼’传播实时数据至电脑客户端,每位老师均可以点击查看。”徐剑强说,通过动态掌控,能够更为细致地掌握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

   既然“阳光厨房”如此透明,那么这样的方法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记者从市教育局安全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今年将有30%的中小学、幼儿园完成项目建设,近几年内逐渐覆盖所有学校。”安全科工作人员沈伏荣告诉记者,按照项目设计的初衷,待所有学校的基础信息平台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

   这个数据库有何作用?最实在的一方面就是,未来广大家长随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登录查看当天孩子在校的就餐情况以及其他安全情况,而食品安全、教育等部门也可随时对其实行常态监控。

   在校园安保方面,除了在食堂内安装大量的摄像头外,这些年来,各个学校在校内其他地方也陆续安装了“天眼”,校方可随时通过监控屏幕,对校园大门口、办公楼、教学楼主要出入口、学校围墙等重点部位实现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控。

   “全市目前安装了6000余个摄像头。”市教育局安全科的工作人员表示,若发现异常情况,校方可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或随时报警,从而为学校建立起一个安全可靠的技术防控网络系统,让学生在校园里安心学习和生活。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王铮铮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