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城故事”⑥

诸暨店口:一个由强镇向小城市蝶变的传奇

2018-07-04 16:54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陈伯蕖 记者 石潇俊

  编者按: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200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为加快中心镇转型发展,怀着“让农民在家门口过上城市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2010年底起省委、省政府分别在省级中心镇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择优选择集聚辐射能力作用的特大镇和县城创新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加速新型城市化,至今已开展3轮,在全省布局了69个试点,它们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富饶的浙江大地。

  小城市培育试点以三轮的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集成、资源集约为手段,以建设“有大城市的功能设施和现代气息、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大幅度的要素集聚和高效利用、大批量的农民转移和稳定致富、大力度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现代化特色小城市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浙江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8年来,通过强镇扩权、补全功能、提升管理,一个个“特大镇”因赋权活能而蝶变成“小城市”,通过繁荣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制度,一个个“农民”洗脚上岸变身为“市民”。小城市培育试点改变了浙江城多镇少、城镇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构建了城乡发展新格局;破解了浙江人多地少、要素不足的制约,建立了要素集约利用新机制;解决了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匹配的矛盾,探索了政府职能转变新模式。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为了宣传好小城市培育试点成效,为小城市培育增添正能量。特别推出“践行八八战略·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浙江小城故事系列宣传报道,锚定小城市,笔墨大繁华。

DJI_0331.jpg

  浙江在线7月4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陈伯蕖 记者 石潇俊)店口这个名字,本就埋着一颗雄心。

  她最早叫“巅口”,因地处浙江诸暨、萧山、绍兴三地交界的山巅之口而得名。这样一个“三不靠”的山区镇,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在很多年前,一心想闯出天地的当地人,生生把群山眺望的“巅口”改成门面开张的“店口”,以此为造城的第一块基石。

  而之后的开场,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方式,比如从店口老街迈出的第一步。老街原名村口街,是老店口最繁华的所在。后来,店口的“村口”不停向东生长,她渐渐成了人们口中的“老街”。这里据说是店口崛起的首发站,许多后来的“大佬”从这里发迹。区区几百米的老街,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着墨,画出一条条泱泱的商业帝国脉络,描绘出店口传奇的脚本。

GUOB0259.JPG

  产城融合

  从这里出发,店口人一走就是40年,走出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走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试点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华东地区首个乡镇级金融安全小区”,还走向一个更伟大的梦想:把店口打造成中国小城市发展样本。

  2010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的小城市培育试点为店口的造城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了这个小城市梦,店口开始在摧毁和重塑中艰难生长。熔铸电镀、燃煤锅炉曾经是店口五金的发展基石,却遭遇最凌冽的刀锋。而店口也通过这样的淘汰机制,于阵痛中倒逼企业向“高、精、尖”发展。之后,店口以产城融合之名,搭乘一趟北承南接的高铁,开往下一个春天。

  一个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素集中、土地集约的现代高新园区在解放湖生根发芽,“铜领智创园”、海亮铜深(精)加工产业园、友地金属加工生态园区和友地高新技术产业杭州园,这些闪着金属光泽的名字,为“店口铜加工”这个省级区域名牌提炼成色。

店口农业2.jpg

  铜产业的涅槃重生只是店口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代表,停不下来的店口人又投入开疆辟土的征程,2017年店口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2.6亿元。店口引进易桂塑胶、勇腾新能源、佳沃通讯等一大批高新项目,把产业格调提升到另一个层级。

  从实体的五金城、水暖城、到虚拟却有更广外延的高新科技城,改革开放40年,也是店口造城的四十年。这一路绝尘背后,是4200多家民营企业构成了庞大的产业集聚。

  也是在这样的浑厚底蕴中,店口发起另一种造城模式:民资造城。

  2014年,在政府投资的撬动下,吸引了8.7亿元社会资本流入:投资5.2亿元的嘉凯城城市客厅、投资3.5亿元的盾安悦新城两大商贸综合体。这种以BT、BOT和全额民资等方式热投小城市建设,开展污水处理厂、农贸市场、敬老院、小学等项目建设,将产业兴城演绎成春风十里、万花千树。

_BIN7269.JPG

  人的城镇化

  产城融合的意义在于,创业与生活的相辅相成,给予一座小城市发展所需的澎湃后劲。其初衷,在十九大后人人耳熟能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店口,“人民”有着更柔软的因子。2013年,一部微电影《我在店口》爆红。它的特殊在于参演的所有人只有一个名字:新店口人。相较于其他地方的“外地人”、“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建设者”等等称呼背后的优越感,店口对于那些被产业吸引、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的务工者、创业者,表现出最大的宽厚与诚恳,却自有一种温暖的力量。

  这不仅是一种口头的甜蜜表达,更是实在的情感输出。凭借一年20多亿元的财政总收入,店口给“新店口人”提供同城待遇:一张囊括“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维权、解困”的社会保障网。在店口最主要的交通要道边上,有一面人文围墙,365名“新店口人”在自己的巨幅照片旁,写下了对店口的美好祝福,最多一句话是“愿与店口一起共创未来”。

P090301002001.jpg

  2017年店口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1.86%,“新店口人”达8万人,超过本地户籍人口,越升为店口第一大族群。你无从得知,是先有同城待遇还是先有第一族群,就像你无从知晓,店口的造城记,是顺理成章还是雄心勃发。但是,破四墙藩篱,融八方力量,这是店口的底气,也是一座城市应有的模样。

  当然,“城”所以为城,店口要抹去的还有小城镇发展的原罪:设施落后、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为塑造城市形态,大力推进的环境综合整治:雨污分流、立面改造,长效保洁、动态执法。2017年店口建成区沿街立面整治长度达9.1公里、铺设污水管网长度14.3公里。

DJI_0838.jpg

  对标大城市

  这些基本款之外,还有刷爆朋友圈的店口中央河音乐喷泉。2017年8月,喷泉初露芳华,引得万人空巷。“和大城市一样一样!”这句话听着耳熟,可店口人心里,更认同的是那一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出现在入城口中央大道的广告牌,它的旁边是海亮商务酒店,一家当地巨无霸、500强企业建的挂牌4星级酒店。

  “外来人口本地化,农村人口市民化”,这是店口造城路上基准线,2017年店口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76.45%。循着它,店口打造惠民网络体系,将“新店口人”大病医疗补助从20%提高至50%,门诊按照5元/人次标准进行补助……

  在如火如荼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店口提出“无差别化综合受理窗口”,在全市率先将镇级7个职能窗口统筹归并为一个无差别化综合受理窗口,实现镇级90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同时,将审批服务事项延伸至村,23个行政村(社区)实现48个市级下放事项全覆盖。

DJI_0150.jpg

  说起来,店口对标的确确实实是城市标准,将八大民生保障机制持续提质扩面,实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均等化,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路径的量化,也是店口造城路上的绿化。

  当然,故事总是由人说的。2017年,店口GDP达173.1亿元,同比增长10.2%,财政总收入达23.01亿元,同比增长10%,税收收入达15.02亿元,同比增长10.8%。

  GDP几百亿的数字叠加,企业群落的体量增长,固然是店口造城记非常耀眼的素材,但是对于店口的领航人来说,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最终的落脚点在人,店口人的获得感,店口人的幸福感,甚至店口人的优越感。解答了这些,店口的造城记可以写一个短暂的总结:一个小城市先行者,于发展中凝聚人心和力量,创造了不小的奇迹,有着标杆意义。


编辑:甘居鹏

Copyright © 1999-2018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018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