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原创 正文

新昌乡黄塘村:大步迈向休闲旅游美丽乡村之路

2016-04-01 15:0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城镇网记者 吕军 实习生 宋佳丽
 

黄塘村

八面山漂流

  编者按:美丽乡村是“两美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为充分展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理念,传播浙江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和风采,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省农办、省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举办“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推选展示活动。为近距离、真实了解美丽乡村的现状,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组织采编团队深入每个报名的美丽乡村,挖掘鲜活的故事,体验“农村让城市更向往”的慢生活,搭建美丽乡村和外国游客之间的互通桥梁,向全世界推广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美丽乡村名片: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位于新昌乡西北部,大快印山东麓。全村辖7个自然村,235户,907人。全村有村民代表40人,党员29人。现有劳动力约550人,其中常年外出打工约350人。黄塘村的产业结构正由传统农业向旅游服务业转型。

  》》》“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网络专题  

  #!time!# (记者 吕军 实习生 宋佳丽) 山路上转过几个弯之后,记者便来到了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鸡鸣鸟叫、流水声交织在一起,眼前的景色让人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作为“2016·美丽浙江——寻找外国人眼中的最美乡村”报名单位之一,当地人管这里叫“浙西的香格里拉”。

  转型升级 迈向休闲旅游美丽乡村

  

 滑草基地

  “2014年开始旅游开发,到目前正在逐步发展,黄塘村的村民们也一直在努力。”黄塘村村支书廖红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作为一个旅游业刚刚起步的乡村,黄塘村发展并不容易。

  黄塘村的发展,是现在很多乡村发展的缩影。由传统农业向旅游服务业转型,对黄塘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廖红俊告诉记者,2014年以前,黄塘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两部分:“一个是山油茶的种植,另一个就是外出务工。”

  黄塘村位于新昌乡西北部,大快印山东麓。全村辖7个自然村,235户,907人。全村有村民代表40人,党员29人。现有劳动力约550人,其中常年外出打工约350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塘村旅游休闲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我们号召村民入股,另一方面就是靠政府资金投入。不管怎么说,得慢慢来。”廖红俊说,“环境建设好了,现在正增加一些旅游项目。”

  廖红俊说的村民入股就是“资源+资金”的分红模式,这是一种在乡村发展中比较先进的投资管理模式。比如黄塘村,在对32个股东按照投入资金进行分红的基础上,将河道、土地等集体资源算作股份,每售出一张门票即按照3元、2元的抽成比例为全体村民分红,有效排除了项目运营风险对村民收益的影响,实现“旱涝保收”。

  持续发展 一步更比一步高

  2014年,面对许多观望的村民,廖红俊发动村干部、种植大户、在外能人等带头,又和村干部逐户上门动员,总共凑到260余万元,建起了八面村漂流。去年8月,黄塘村漂流正式迎客,1个月不到就销出4100余张门票,收入20余万元,入股的村民喜不自禁。此时,廖红俊又提出增资扩股,让更多村民得益。为确保农户“零风险”,他还承诺1年内投资10万元以下的散户可随时撤资。

  随着游客增多,村里开始在原有民宿规划基础上建造高端民宿,用来接待旅游团队。“我们也在号召家里有闲置房间的村民做民宿,现在民宿一共有102个床位,未来会越来越好。”廖红俊说。

       (图片由黄塘村提供)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沈雪(实习)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