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酷暑下,淳安大山里养蜂博士的三味人生

2019-08-16 09:18:5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刘健 王晨辉 通讯员 陈航 方琳

zjrb2019081600007v04b010.jpg

记者(右一、右二)跟着申磊的团队跋山涉水,体验了一天的养蜂人生活。通讯员 陈平华 摄

  浙江在线8月16日讯(记者 刘健 王晨辉 通讯员 陈航 方琳)淳安县枫树岭镇源塘村,背靠海拔近2000米的磨心尖。炙热的阳光,透过茂盛的林木,斑驳地洒在林荫小道上。

  当耳畔响起蜜蜂的“嗡嗡”声时,莫岛数字养蜂基地也就到了。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养蜂,完成对蜂群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蜂蜜产量的大幅度提升,这是37岁养蜂博士申磊追梦的新方向。

  头顶烈日,步入基地,只见花丛中、石头上、小溪边,蓝灰相间的智能蜂箱整齐地码放着。蜂箱边,申磊用手缓缓地抽出蜂巢,一时间,成百上千的蜜蜂钻出来尽情飞舞。每检查完一个蜂箱,申磊都会舔一舔手指上残留的蜂蜜。他说,这一刻,是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候。

  不久前,一个最高气温达37摄氏度的高温天,我们跟着申磊的团队跋山涉水,体验了一天的养蜂人生活。这天,我们体会到暴晒养蜂的苦辛,感受到被蜂蜇的酸爽,也享受着收割蜂蜜的甜蜜。申磊说,养蜂人的夏天,就是在这三种滋味里不停转换。三种滋味,对他而言,是不一样的幸福感。

  第 1 味 苦辛

  一天在阳光下至少劳作6小时

  上午10时,千岛湖畔蝉鸣声声,火辣辣的太阳高挂在天空,隔着运动鞋橡胶底,我们都能感受到柏油路面的滚烫。申磊刚坐下没多久,就匆匆喝完一大壶水,并将开启第二轮的工作。“蜜蜂很娇气的,一点也受不得晒,夏天要多花时间照顾,我带你们瞧瞧去。”拧干T恤衫上的汗水,申磊从柜子里拿出两件防护服,向我们递了过来,“要是怕蜜蜂蜇,穿上这个吧。”

  跟随申磊上山的路并不好走。为了让蜜蜂避免被太阳直射,许多蜂箱都被藏在半米深的草丛里,我们不得不拄着木棍蹚着走,但还没走一小截,又赶紧停下来挠痒。低头看,腿上已被蚊虫叮咬了数个红块。申磊告诉我们,位于源塘村的养蜂基地,共有3公里的路程,摆放了400多个蜂箱,他要负责维护其中的100箱。

  申磊每天上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箱给蜂王剪翅膀。“你看,这就是蜂王,他是蜂群的‘司令’,但因为天气热,性情变得很暴躁,动辄就会带蜂群飞走。”来到一处蜂箱前,申磊逐个拎起蜂巢,仔细地寻找蜂王。不一会儿,他就用手指轻捏起一只拖着长尾巴的蜜蜂,笑着向我们展示蜂王的模样。

  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溢出,让我们有些睁不开眼。“夏天是养蜂最煎熬的日子,我养了13年蜂都还没适应。”申磊笑着说,养蜂虽然是很苦的差事,但支撑着他走到今天的动力,就是心中的“甜蜜梦想”。博士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后,去年,申磊从家乡河南千里迢迢来到淳安,担任莫岛数字养蜂基地的技术总监。

  “别小看捏蜜蜂这个动作,我练习了不少于千次,用力过猛,它会死掉;用力不够,它就飞走。”正在这时,申磊朝着蜂箱里轻轻放开手,蜂王不停地扑腾着翅膀,身体却只能在蜂巢上爬行。帮蜂王剪完翅膀后,申磊又摸了摸蜂箱的塑料外壳,因为感到有些烫手,他赶忙抱着蜂箱朝林荫处走去,紧接着,又往蜂箱的凹槽注满了冷水……一整套的“养护”工序过后,蜜蜂们终于有了清凉的家。

  看着蜂箱出口的蜜蜂陆续回巢“乘凉”,申磊喜笑颜开,他认为蜜蜂是通人性的。维护了5个蜂箱后,我们的后背就被汗水浸湿,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身穿的防护服简直成了一个大蒸笼。“养护完100个蜂箱,要在阳光下站6小时,一天要换3套工作服,不然的话,衣服上都是白色的盐渍。”申磊一边伸出黝黑的胳膊,一边开起玩笑说道,“我以前可是个‘小白脸’,现在你看,都快黑成非洲兄弟了。”

  除了要管理蜂箱,申磊每天还肩负着另一项重要任务——维护蜜源。在申磊眼里,蜂箱周围5公里的花花草草都是宝贝,每天工作的间隙,他都会带着记录本去寻找蜜源。“有的地方蜜源不够,我们就得重新种植。喏,那片向日葵就是刚种上的。”顺着申磊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向日葵林。他说,如果碰到不好走的山林,还要换上高筒雨靴,一趟走下来,雨靴能倒出一碗汗。

  “每天至少走3万步,但我们从来不晒微信步数,不然总是霸占榜首,多不好意思呀。”申磊调侃道。

  第 2 味 酸爽

  最多一次被蜜蜂蜇了270多针

  当我们走到一处山林的半坡处,徒弟高浚恩慌忙朝申磊喊了起来:“师傅,不好,那个蜂箱的蜜蜂都逃出来了!”在离高浚恩不远处的一个蜂箱下,布着一个个黑压压的大蜂窝。蜂蜜密密麻麻地缠绕在木凳上,让我们压根不敢靠近。

  看到蜂窝直接暴晒在阳光下,申磊感到很心疼,一路小跑赶了过去。“有胡蜂进来偷蜜,把蜜蜂都吓跑了。它们跑到半路上,发现蜂王没有来,又回头找蜂王,现在它们聚在门口开会,正用舞蹈传输信息。”一边仔细检查蜂王的状态,申磊一边向我们科普道。怕我们听不懂专业术语,他特地讲得非常浅显易懂。果不其然,在蜂箱的入口处,申磊找到了一具胡蜂的尸体,它正在遭受3只“守护蜂”的反击。

  24小时蹲点在养蜂基地,对于这样那样的突发情况,申磊早已习以为常。“记者同志,你们赶紧离远一点,我要晃一下蜂箱,不然它们不回巢。”话音刚落,申磊便用力地抖起蜂箱来。霎时间,他被整个蜂群包围了起来,成百上千只蜜蜂漫天飞舞,吓得我们赶紧后退了几步。但未穿防护服的申磊,却没有流露出一丝畏惧。

  “你没穿防护服,不怕蜜蜂蜇你吗?”我们问道。申磊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摇摇头说:“穿防护服碍事情,脸上的汗淌多了,隔着网都看不清,干这一行怕蜇可不行。”话音刚落,当转头看到徒弟高浚恩眉头紧皱,他便立马又严肃了起来,指着手臂上一个个被蜇的黑点,训斥道,“你就当它是蜂疗,医生都说了,这还是个时髦的养生手段呢。”

  在申磊眼里,要成为一名成熟的现代蜂农,必须先过畏惧这道坎,他总是用“蜂疗”这个词,鼓励刚入行的年轻人。“师傅,我前几天用嘴吹烟驱蜂,舌头都被蜇伤了。”说罢,高浚恩伸出舌头,因为蜂毒,嘴角边还长起了黑疮。

  本以为靠“诉苦”能得到师傅的谅解,没想到的是,迎来的是申磊更严厉的训斥。“你不能因为被蜇一下就害怕,上次一个游客不当心打翻蜂巢,我为了保护他,全身被蜇了270多针,整个人都变肿了!”一本正经地教训完徒弟,申磊最后仍不忘传授技艺,“下次被蜇了,第一时间把针拔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洗洗伤口。”

  两个小时的山路走下来,我们虽然身穿防护服,但手脚仍不免被蜜蜂蜇了两下,又痛又痒的感觉着实让人难受。而除了被蜇以外,更让我们感到酸爽的,还有各种毒蛇和野生动物的“陪伴”。

  “如果听到‘咕咕’叫的声音,你们就要以百米速度赶紧跑,那是眼镜蛇发出来的,前几天,我就碰到了一条。”走到一处半腰深的草丛间,申磊立马大声提醒,让所有人留心脚下的路,“条件确实很艰苦,但换句话说,也说明千岛湖的生态好,我们酿出的蜂蜜也更受欢迎。”

  第 3 味 甜蜜

  蜂蜜产量比传统养蜂翻了一番

  上午10时,恰逢有邻近的村民来考察,申磊再次领着我们上了山,他首先要向大伙展示数字养蜂和传统养蜂的差别。

  “前一阵举办开蜜节,大部分蜜都采完了,还剩几箱没有采,你们今天有口福咯。”走到一个蓝灰相间的塑料蜂箱,申磊从里面抽出了一扇蜂巢,用小刀慢慢将“蜜盖”割下,只见浓稠的琥珀色液体流了出来。

  抑制不住馋嘴与好奇,我们顺手拿起一块散落的蜂巢往嘴里塞,醇厚的甜润包裹着花香,瞬时冲击着味蕾,让人不免回忆起小时候土蜂蜜的味道。和申磊一样,在拥有好生态的淳安,大部分蜂农选择养一种俗称“土蜂”的中华蜜蜂。它们擅于在间隔较远的花丛间采蜜,百姓可将木制蜂桶置于房前屋后或山岭之间,任它们自由采蜜,一年下来也能收获到蜂蜜。

  “但这得靠天吃饭,天气不好的话,可能有的木桶放一年还是空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木桶最多收获10多公斤蜂蜜。”站在一旁的村民汪傅椿,是一位养了十多年“土蜂”的老蜂农,他告诉记者,由于蜂桶是木制的,环境比较潮湿,容易滋生螨虫,用药水除虫就会影响到蜂蜜品质。

  “通过数字养蜂这个模式,可以规避这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产量比传统养蜂翻了一番,一年能收获25公斤多的蜂蜜。”拿着一个智能蜂箱的太阳能电板,申磊向我们展示数字养蜂的黑科技,只见他摁了下蜂箱上的按键,显示屏便闪现着“温度37℃、湿度30”的字样,所有蜂箱的数据信息都与后方的电脑相连。

  在现场,我们还看到每只蜂箱上贴有一个二维码,人们通过扫码,就能追溯蜂蜜的生产信息。“别小看这个蜂箱,一个就要一千多块钱咧!”申磊介绍说,这套智能蜂箱,在底部装上一套集数据分析、数据传输于一体的传感器,收集蜂群的生活以及周围的气温、湿度等数据,从而帮助管理者及时准确掌握蜂群的近况,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当着大伙的面,申磊还在手机上打开了一款名为“智能蜂箱”的APP,里面记录了每个蜂箱的种种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重量等,这些数据成为管家管理“土蜂”的依据。“对蜂箱温度、湿度的分析,可得知蜂群的生活状况;对蜜蜂进出蜂箱次数的分析,会得出蜂群是否存在异常;对蜂箱重量的分析,会清楚判断出蜂蜜是否已经成熟。”申磊补充道,除了日常的“养护”外,一旦APP上显示数据有异常,就会派管家到现场给予解决,确保蜜蜂有良好的产蜜环境。

  通过对蜜蜂的精细化管理,过去半年时间,申磊团队就收获了1500多公斤蜂蜜。“数字化只是一项养蜂技术,背后反映的是,你越爱护小蜜蜂,它对你的回报就越大。”申磊自豪地说,今年,他们还将在淳安投放1万个智能蜂箱,目标是形成一个数字养蜂的标准,带动更多淳安老百姓致富。

  我们还了解到,申磊的团队已在枫树岭镇投放了2600余只智能蜂箱,通过场地租赁的方式,帮助两个村集体增收近50万元,还让2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编辑:徐光

城镇原创

杭州生活垃圾分类新标准实施!这些小问题,你答不答得对? 余杭瓶窑镇:里窑老街电影院正式运营 市民可免费观影 总动员!湖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启动 致敬!淳安县民安公益救援队夜驰临海大救援 美好憧憬被“点亮” 淳安威坪镇用文化打造美丽城镇 淳安县梓桐镇加快推进“书画文创产业”发展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