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王星记扇厂:浴火重生

2018-09-25 08:35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淡宁

  上图:孙亚青在制作扇子。

  下图:王星记扇厂。

  浙江在线9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淡宁)1984年4月7日,“杭州王星记扇厂1983年承包合同兑现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

  和扇厂其他几百名职工一样,24岁的孙亚青第一次走进省人民大会堂。在台上,厂领导宣布,将兑现合同奖励给厂长个人的奖金,全厂400多名职工每人加一级工资,剩下的钱投入新产品的研发。

  孙亚青说,那一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兴奋的表情。

  而这一切都源于1983年,时任王星记扇厂厂长的俞剑明,签订全国第一份厂长承包责任制合同,带领全厂干部员工实施改革,并最终于1984年超额完成了承包经济指标。

  她进厂时已是建厂100年

  三十余年的时光并未让记忆褪色,至今孙亚青依然清晰记得那天,省人民大会堂里灯火通明,氛围像过节一样。“我还上台唱了《改革春风暖洋洋》的大合唱,是当时王星记的法律顾问、也是音乐家曹星作词作曲的……”

  当时24岁的孙亚青,其实已经在厂里工作了8年,头脑灵光,又吃得起苦,她学会了好几个扇子品种的制作工序。

  “其实,当时进厂,我只是想着能做一把真正自己的扇子。”孙亚青笑了起来。

  孙亚青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当时王星记扇厂就在孙亚青家附近。“当时扇厂有一个沿街的落地玻璃展示橱窗,我经常被里面琳琅满目的扇子迷住。可以说是看着扇子长大的。”孙亚青说。

  学校毕业后,她进了扇厂工作:“当时扇厂是公有制企业,很稳定,适合女孩子。”那年是1976年,正好是王星记建厂100年。“文革”结束,王星记的传统产品摘掉了“封资修”的帽子,开始恢复生产,但都是按计划生产的。

  培养年轻骨干应对改革

  1978年,全国上下吹起了一股改革开放的春风。1979年,浙江出台了一部《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的暂行办法》,提出要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

  很快,孙亚青感觉到了厂里的变化。

  1979年,厂领导通知孙亚青,要调她去檀香扇车间去学拉花。“拉花是厂里工艺水准最高的技术之一,也最难学,最辛苦。当时我年纪也小,实话说心里有些矛盾。”她说。

  所谓拉花,是指在细薄的扇面上,用钢丝拉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数以万计的小孔,并利用这些虚实相间的镂空,构成精美图案。这是檀香扇制作最关键的环节,在手艺人里,会拉花的屈指可数。

  “最开始学的时候,我们要拉很厚的板,那时候也没有空调,工作环境差,强度又很高,常常手指血肉模糊,心里也有点打退堂鼓。”但孙亚青最终坚持了下来。

  当时与孙亚青一同学习高难度制扇技艺的年轻职工有9人。孙亚青记得,那时厂里的领导对这批年轻员工,投入了很大精力:“现在回想,一方面是想让年轻人把这些好的技术传承下来,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新的年轻骨干,以应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革。”

  10年亏损和一场大火

  扇厂的真正变革发生在1983年,那一年,杭州王星记扇厂厂长俞剑明,率举国之先,签订了全国第一份厂长承包责任合同书,合同期为一年。

  在孙亚青印象中,第四任厂长俞剑明干劲十足很有创新精神的领导。他在合同书签订后,厂里很快有了动作,首先经营指标落实到各个部门。接着俞剑明大胆地打破以往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选拔一批年轻技术骨干,孙亚青正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厂里成立了一个新部门:新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绢花扇、微风扇等产品就是在那时开发的。“我们还首次参加了香港的展销会,一下子扩大了知名度。”

  最终,这些破天荒的尝试,让这全国第一份厂长承包责任合同,以超额完成的结果圆满收尾。这才有了1984年那场喜气洋洋的“合同兑现大会”。

  这份成功的承包责任合同,让王星记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1985年,位于解放路上的王星记扇厂新大楼落成,产品种类达到了16大类4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花色,年产突破了620万把,成为全国最大的扇厂。

  “谁都没有想到,1987年以后,我们遇到近10年的亏损。”孙亚青说,当时大环境不好,企业产品老化,渐渐失去竞争力;同时,作为国企的王星记,厂长频频“空降”,人心不稳。

  1990年,杭州市二轻工业总公司和王星记扇厂利用其厂房,联合创建了集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天工艺苑,建立了全民与集体联营机制,然而刚有起色,1994年,天工艺苑的一场大火,烧毁了王星记扇厂全部的厂房和原材料,包括价值近千万的名人书画等。重创之后,扇厂厂房搬迁达17次。1999年,王星记扇厂的员工仅剩60余人,负资产170多万元。

  埋在掌门人心里的种子

  面对濒临倒闭的王星记,孙亚青临危受命,挑起了厂长的担子。2000年,杭州市政府推进国有企业老字号王星记、张小泉、都锦生厂的改制。王星记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杭州王星记有限公司,实施了以产权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改革。孙亚青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孙亚青说,她选择留下的原因,是因为她对王星记这个老字号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这代人身上是有责任的。就算大火烧完了,但就像当年那张承包责任合同一样,只要有人在,只要有那颗心,企业就不会失去活力,我们能重新开始。”

  她把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厂长、老艺人请回来,给厂里的新人讲过去的故事,重聚散掉的人心。“大火能烧掉资料,但烧不掉企业精神。”

  她提拔年轻技术骨干,同时策划“王星记设计大奖赛”,找寻年轻设计师开发新产品。此外,以开放的姿态,寻求跨界合作。2012年,国际知名品牌迪奥与王星记携手推出了迪奥定制扇作为迪奥香水礼盒的搭售纪念品。这让王星记的国际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王星记扇子成为官方纪念品。路正越走越宽。

  孙亚青亲历了当年厂里签订全国首份厂长责任承包合同的过程。那些改革的理念,如同一粒种子,在那个改革开放的春天,种进了她的心里,数十年后,那颗种子已成长为参天大树,那个年轻人,也成了老字号的新掌门,她说,“时代在变,但改革的精神和锐气不能变。”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