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舟山:好空气引领绿色发展

2018-06-27 08:13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 黄最惠

 

  舟山积极建设美丽中国海岛样板,图为舟山花鸟岛国际灯塔。 黄最惠 摄

  近年来,舟山市把保持提升空气环境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金名片和核心竞争力,以好空气、好生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严格的环境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打造美丽中国海岛样板。舟山市在生态环境部74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多年保持全国前三;连续9年在省生态考核、美丽浙江考核获优秀;连续3年获省“大气十条”考核优秀,为推进海上花园城市和四个舟山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空气引领逐岛规划 确保优质生态本底不变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实施岛屿生态功能引导策略。高起点谋划、编制《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报告书》和《舟山市环境功能区划》,科学预测新区环境、资源承载力(特别是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较快的背景下,舟山好空气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将65个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主要岛屿综合功能定位划分为综合开发类、生态保护类等四大类;划定新区产业发展的禁止准入线、限制准入线;实施环境功能分区分类管控。严格空间限域,按环境功能区划,明确6类功能区、89个区块相关范围边界、主导功能、产业准入要求和负面清单,并实现环境功能区划网络云端管理和手机APP查询,强化项目环境准入公众参与。

  二是坚持严格环境准入、创新“四限”促转型策略。所谓“四限”,一是空间限域。在全面实施新区规划环评、环境功能区划的同时,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实行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二是产业限类。全面完成印染、造纸、小化工、电镀等行业淘汰治理目标,累计关闭污染企业26家、整治提升20家;淘汰燃煤锅炉281台。三是排放限额。实现船舶排放控制区覆盖舟山所有港口;全省率先建立市县(区)全覆盖的总量量化管理数据库。四是质量限值。明确到 2020 年,全市 PM2.5 平均浓度达到 26 微克/立方米,60%的 县级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完善大气考核指标,建立以 PM2.5 浓度,挥发性有机物 减排量为主要考核指标,以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情况、“散乱污”“低小散”企业整治情况、车船排放情况、重点领域臭气异味治理情况、涉气重复信访投诉量等因素为次要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

  三是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做到没有足够的把握,绝不贸然开发。普陀区东极岛在电影《后会无期》中亮相后导致船票一票难求,东极人却清醒地意识到小岛的资源承受能力有限、生态修复能力弱,毅然做出“限流”的决定。嵊泗县嵊山岛后头湾在网络走红,英国《每日邮报》将其列为“全球28处被遗弃的绝美景点”,成为海上“绿野仙踪”。嵊山人却发出了“让后头湾保持安静”的倡议,尽量保留保护原始风貌和生态环境是当地的首选思路。

  好空气催生海岛美丽经济和生态旅游蝶变

  一是吸引扩大投资。受舟山好空气和美丽海岛生态环境吸引,在普陀,朱家尖观音文化园(禅意小镇)的计划总投资高达116亿元;在嵊泗,美丽建设已成为当地最大的项目、最大的投资,近5年共投入美丽建设资金7.9亿元。

  二是提升旅游产业。舟山好空气和美丽建设,直接带动的是旅游产业,间接改变着舟山市产业格局。近年来,舟山市接待境内外游客每年保持在38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50亿元。岛陆域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嵊泗花鸟岛,以打造深呼吸、低碳海岛为引领,投入资金近1.5亿元,采用“一岛一公司”开发模式,由政府规划定位,国资与杭商旅共同设计、开发、管理,根据现实资源环境,走高端定制生态旅游模式,成为绿色低碳、生态旅游示范岛,被网民称为“小圣托里尼岛”;“离岛、微城、慢生活”的嵊泗东海渔村每年就吸引游客超400多万人(次)。

  三是催生百姓红利。在舟山好空气和美丽海岛的吸引下,越来越多游客进入海岛乡村,渔村农家乐民宿迅速发展,为渔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目前,全市共有渔村农家乐2000多家,每年接待游客约90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约19亿元,户均收入约90.52万元。

  好空气倒逼海洋传统产业嬗变

  一是变难点为亮点,从严制定实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倒逼鱼粉行业绿色转型。鱼粉行业是舟山市多年来海洋经济特色产业,但其产生的臭气异味扰民问题是城市一大顽疾。舟山市先后出台鱼粉行业整治提升验收技术规范和标准;明确全市24家鱼粉企业仅保留两家,强化鱼粉整合重组和治理、提升。普陀展茅工业园区的7家鱼粉厂整合为丰宇鱼粉厂,投入1.2亿元整治,引进国内外大型先进流水线并采用无二次污染、运行稳定高效、环境友好的生物滴滤除臭工艺进行废气除臭。专门设立了生物技术研究室,引入制药行业低压浓缩技术,沿用数十年的粉末状鱼粉能被液态所取代,实现鱼粉行业生产技术变革,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大提升。目前,丰宇鱼粉厂环境治理效果基本保持良好,吸引山东等地沿海城市环保部门、企业、乡镇等相关负责人考察取经。

  二是化短板为长板,舟山好空气引发传统船舶行业涂装革命。近年来,舟山市大力推进规模以上船舶修造企业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船舶涂装工艺、油漆品质的提升,有效减少了船舶企业中二甲苯和粉尘的排放量。目前全市规模以上船厂均建成喷漆涂装房,通过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等方法处理喷漆废气,改变了过去露天喷漆造成的二甲苯废气大量无组织排放,经过集中处理后二甲苯排放量降低了85%;鼓励使用高压无气喷涂、环保型喷砂机等设备,喷砂房中进行的喷砂作业产生的粉尘经过布袋除尘等设施后,可减少99%的粉尘排放;推广使用低苯、无毒油漆,全市环保型原辅材料使用覆盖率达80%以上。特别是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试点推进船底清洗除锈机器人、舱室空间作业蜘蛛臂、坞用船壳防腐智能处理机器人等自动化装备,被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誉为修船行业绿色革命的先行者。

  三是舟山好空气也疏导了油品产业储运环境风险。为解决石油储运企业原油装船油气挥发带来的空气污染,针对国内基本不回收、无成熟的装船油气回收技术和装置的情况,舟山市率先开展原油装船大规模油气回收利用工作,由石油储运龙头企业实施国内首例回收利用试点工程。这个工程投资近亿元,油气回收率达95%以上,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由面到点,舟山市实施改造密闭油气回收油罐车、铺设油气回收管线、配置汽油回收加油枪等设施,建立起油气密闭收集、储运和液化利用体系。如今全市加油站、油罐车、油库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任务全面完成,为下一步打造高效、高质、安全的油品全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好空气促进区域环境治理体系和能源结构改变

  一是坚持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和生态示范创建相结合。打造最严环境监管执法城市,实现舟山市全域重点污染源环境监测监控信息化全覆盖,健全环保与公检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开展“海天”“铁拳”“低小散污”船舶、水产企业地毯式排查整治等系列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今年1月~5月,舟山市环保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826人(次),检查企业1426家(次),环境处罚立案查处和立案金额数同比增长62.3%和268.3%(900多万),信访件107件,继续保持全省最低,占全省0.4%。并举一反三,出台《推进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和《舟山市船舶修理行业环保整治提升技术规范》(船十条)等强化长效管理。全面推进811美丽舟山建设行动,2013年以来,舟山市先后有22个乡镇获国家生态乡镇称号,省级生态乡镇实现全覆盖。2016年,岱山、嵊泗两县获国家生态县命名,并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2017年,嵊泗县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岱山县、岱山县东沙镇分别获得县区级和乡镇级“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命名。花鸟、东极、白沙、秀山等一批精品生态示范岛的整体绿色发展格局已呈现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

  二是好空气也带动能源结构日趋完善。近年来,舟山市不仅实施传统火电行业的技术革新,同时开发潮汐能、天然气、风能等新能源为城市发展提供绿色支撑。2014年,国内首台新建“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国华舟山电厂4号机组顺利投产,这个机组年烟尘排放量约15吨,比相同工况下执行一般排放限值减少约150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相比分别减少约300吨、480吨。2016年,历时7年装机容量7.5兆的发电机组在岱山下海,是世界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同年,总投资100亿元的新奥LNG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将为舟山市乃至浙江省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保障。岑港等海上风电项目已相继并网发电,成为舟山市绿色能源的又一支柱产业。

  三是助推绿色港口示范创建。随着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港口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港口城市受船舶污染影响最大。为此,舟山市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工艺改造、装卸运输装备应用、港口智能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投资4亿元将190余台集装箱龙门吊全部“油改电”,每年可替代柴油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等废气9.8万吨。2016年,国家电网与宁波舟山港合资建设的国内首个高压变频岸电项目正式投运,截至目前,已建成常石集团等 16 个岸电类项目。据测算,靠港船舶使用高压岸电后,平均每个泊位每年可节省燃油300吨,可减少各类空气污染物排放约30吨。同年,嵊泗、六横、定海、衢山、金塘5个港区在全省率先实行船舶排放控制区管理,到2017年9月1日船舶排放控制区已覆盖舟山所有港口。根据绿色港口的创建目标,2019年起船舶进入舟山市行政区域内不管靠泊还是航行期间,均应使用硫含量≤0.5%的燃油或者采取岸电、使用清洁能源、尾气后处理等替代措施。 

编辑:甘居鹏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