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山当田耕 竹做菜种 武义泉溪镇农民种毛竹 “生财有道”

2018-03-20 16:10  来源:金华日报 倪燕英 舒清海

  “昨天挖的300多公斤鲜笋,送到武义星光菜场,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销售一空,销售额4000元左右,除去3个挖笋人的工资,还有3000多元收入!”近日,在武义县泉溪镇湖沿村葛塘弄毛竹林基地里,李国松一边挖毛竹笋,一边兴奋地说。

  据了解,这片毛竹林是李国松2002年承包的。原先这100余亩竹林杂草灌木丛生,山上只有稀疏的几株小毛竹。2003年春,李国松在武义县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和林业局的技术指导下,将山上的灌木砍去,挖掉树蔸,栽上了5000多株母竹。为了让竹林能多发笋,长大竹,他采青埋青,科学施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肥力。翻土,铲除老竹鞭,防治病虫害,在他细心耕耘下,昔日的残次林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笋竹两用林。

  “除草、施肥、浇水,以往种菜的各种程序我都套用在毛竹上,把竹园当田耕,把毛竹当菜种,笋竹两用林效益逐年提高,仅今年春节以来,鲜笋一项收入就有近6万元了……”说起自己培育的毛竹笋,李国松说,毛竹林出笋素有大小年之分,由于采用“冬笋不分大小年”技术,如今他的竹林已经打破了常态。“其实并没有很复杂的技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了种养方式,只需要将小年毛竹的母竹,也就是小年春笋留养起来。同时根据毛竹不同生长期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夏天让竹子‘喝水’,开春再为竹林配上‘营养套餐’……”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