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即时报 正文

平阳打造温州南部文化引领示范区 “以文化人”编织美好生活

2017-12-04 15:15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徐乐静

  浙江在线12月4日讯(通讯员 徐乐静)地处浙南沿海的温州市平阳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建县以来名人辈出,孕育了山水画圣黄公望、爱国诗人林景熙、数学泰斗苏步青、百岁棋王谢侠逊等许多文人雅士,可谓是物华天宝,文风鼎盛。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平阳的水土里充满着文化的基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如一盏指明灯引领方向。平阳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打造“文化名县”,以文化为基石,在传承中汲取瓯越文化,在创新中弘扬生活品质,在发展中打造美丽乡村,为88万平阳百姓编织一个美好的未来,成为温州南部城市的文化引领。

  文化是一方水土 潜移默化根植入心

  郑巨双平阳鳌江人,原是一家国企的员工,有一份体面的事业,不想偶然间与陶瓷结下缘份,从此“不离不弃”,甚至辞去“铁饭碗”,跑到景德镇开办陶瓷厂。

  即便如此,他仍觉不够。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要“复兴”温州瓯江一代的中国古代瓷窑——瓯窑。在亲友眼里,他就是一个痴人,“瓷痴”,他时常笑笑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郑巨双今年42岁,与陶瓷打交道已有10余年,他在陶瓷上不仅找到了爱好,而且将陶瓷厂做得有声有色。今年年初,他离开景德镇回到家乡平阳,“躲”进千年古村鸣山,开始实施自己的“瓯窑梦”。郑巨双说,他已经申报将“平阳瓯窑青瓷技制作技艺”列为平阳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正式通过。而这,是他为复兴瓯窑文化迈出的第一步。

  在鸣山,郑巨双结识了一批精于蛋画技艺的匠人,于是一个新想法“诞生”:“过去蛋画艺人是在鸡蛋上作画,虽然美观,但不使用,可以说是‘可远观不可亵玩’。”郑巨双说,他想将瓯窑文化和蛋画技艺相结合,让蛋画技艺出现在陶瓷作品上,越小的陶瓷作品就越能体现蛋画艺人的精致手艺,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好蛋画技艺。同时,将蛋画技艺与陶瓷产业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

  如果说郑巨双是“瓷痴”,那么钟维标就是“茶痴”。

  钟维标是平阳县水头镇人,从小长在茶园里,看大人采茶、制茶、品茗,不知不觉对茶有了一种深刻的感情和领悟。1992年,他“放下教鞭,专职种茶”,为了恢复失传的黄汤工艺,钟维标花费20年时间,到处寻找“蛛丝马迹”,通过几百次尝试,终于恢复了平阳黄汤“九烘九闷”的加工工艺。

  这些年,平阳黄汤勇闯“茶界”,一再获奖,深入人心。如今,平阳黄汤不仅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平阳县也被授予“中国黄茶(平阳黄汤)之乡”称号。

  文化是一枚助推器 促传统产业速升级

  2016年11月2日,浙江艾叶文化艺术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登陆新三板。这两家传统礼品、茶叶生产企业的上市,预示着平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早在2004年,艾叶文化的前身只是一家传统的工艺品厂,作为礼品加工类的个体户,主要生产丝绸挂历、书画之类的工艺品。2010年,企业着手转型升级,第一步是“个转企”,第二步是改变主营业务,由原本低端的工艺品制造向文化艺术衍生品转型,特别是生产以真丝为主要材质,结合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时尚的新中式服饰、拎包、丝巾等创意轻奢品。2014年,该企业入选北京故宫艺术衍生品供应商。

  走进平阳子久茶博苑,雕花的窗棂、玲珑的博古架,还有颇具文化底蕴的包厢名,都让人意犹未尽。子久茶博苑依托的子久文化,前身是一家专门生产木制包装的企业,与钟维标合作成功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成为平阳黄汤生产、销售的翘楚企业。

  平阳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对于打造文化百亿产业充满信心。今年以来,平阳县从文化角度审视产业发展,推出了《关于打造平阳县文化百亿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增强文化自信,引导产业借力文化,拓宽企业发展视野,打造新的增长极。

  郑巨双这个“瓷痴”,也把眼光盯向了陶瓷文化产业,他认为“瓯窑+蛋画技艺”能够开创陶瓷产业中高端市场走向“私人定制”。他希望通过带动,吸引众多人才落户平阳,打造一个新的文化产业,带动平阳陶瓷产业的发展及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是一种黏合剂 让美丽乡村焕新颜

  郑巨双说,他不喜欢城市的嘈杂,喜欢乡村的宁静和文化底蕴。所以他将自己的“根”扎在了鸣山这座千年古村里。“通过一个文化产业,将鸣山村打造成浙南文人聚集地”。

  过去的鸣山村,有“三多”。首先是古屋多,鸣山村有八大古屋,大部分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基本上属于八处合院式建筑;其次是古榕树多,村里目前有4棵大榕树,最“高龄”的有150多岁;再者是名人多。曾任贵州镇远知县、黎平同知的蔡时豫就是鸣山人,而南宋永嘉学派大儒陈傅良、元代浙南大诗人陈高、清代浙南名宦徐恕等都游访过鸣山。

  郑巨双认为,未来的鸣山还要增添“两多”,蛋画技艺的匠人多和企业多,“产业会吸引人才,人才能成就产业,这是相辅相成的,而这两者都会让乡村变得更加美好”。

  在平阳,谈及文化给乡村带来的改变,不得不提万全镇的冯宅村。

  冯宅村古来保重气尚,注重文化和孝德教育。近年来,村里修建孝文化长廊,在长廊天花板描绘二十四孝讲解,把冯氏宗祠改建为文化礼堂,在礼堂围墙描绘念亲恩壁画廊,还将一座古民居改建成弟子规学校。“村里每年举办村庄之星评选活动,评出孝敬之星、道德风范之星、文明家庭之星、尊老爱幼之星、邻里和睦之星、助人为乐之星、无私奉献之星、村庄绿化之星等人物,通过村民大会予以表彰。”万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村里还筹募资金成立孝老爱亲专项慈善基金会,用于奖励孝贤典范和改善老人生活待遇。

  冯宅村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吸引了社会各界前来开展合作。弟子规学校免费向周边儿童开放,方便他们前来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传统文化;温州大学商学院社会实践实习基地,长期落户该村;获评浙江书法村后,首都书画院培训创作基地又落户冯宅村,不定期安排书画家来村里采风写生。

  11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冯宅村又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如今走进冯宅村,水绕全村,屋舍俨然,绿树掩映,一幅江南水乡美景图。

  文化是一盏指明灯 携88万百姓创未来

  走到平阳县萧江镇永乐路口,一眼就能看到一座屹立着的以“萧”字为原型的“诚信大鼎”,它不仅是萧江镇的地标建筑,也是平阳县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有力标志。萧江镇是国内首个信用建设重点调研镇,诚信是萧江这个城镇的基石,也是所有萧江人共同的文化,走南闯北的萧江人以诚为本,以信为骨,信守承诺。

  除了“诚信大鼎”外,萧江还有一座诚信文化公园。大约一年前,公园建成,里面处处透露着“诚信”文化。公园的大门处,有一扇“诚信门”;走进去后会看到诚信广场、诚信走廊等与“诚信”息息相关的元素,“诚信”如一盏指明灯,时刻在告诉外来者,萧江是一个诚信之地,萧江人以诚信文本。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是一代代人的精神沉淀,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它遍布在平阳这片土地上。

  在凤卧镇,中共浙江省一大旧址在不断被改造提升,平阳县委县政府借用新科技新手段“守护”着当地的红色文化;在腾蛟镇,正在打造的“中国数学文化园”是国内唯一的数学主题文化公园,用生动有趣的景观符号,形象地展示抽象理性的数学知识;位于昆阳镇雅山村即将完工的“中国谢侠逊棋院”将见证和传播“棋王”谢侠逊的象棋思想;“木偶生态园”则以“文化、历史、艺术”为主题,打造出“文化+旅游”的最佳样板,且游且学;还有“平阳武术小镇”,将打造以夜游体系为特色,融合高科技体验武术(江湖)文化的旅游小镇,传承和发展平阳的武术文化……

  最受平阳人关注的当属坐落于平阳城市中心区中轴线上,占地352亩,总投资17亿元的“平阳县文化中心”,它不仅是平阳县的惠民安康项目,也是浙江省的重点项目。文化中心分三期实施,包括凤凰文化广场、博物馆、规划馆、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场五馆五中心”。可谓是集文化展演、娱乐休闲、文化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群体。

  “作为平阳县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平阳县文化中心未来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多彩多姿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为平阳文化艺术事业揭开崭新的一页。”平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一座座“文化地标”的建成,平阳的文化将步入“新时代”,平阳88万百姓将以文化为指引编织未来美好的生活。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