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镇风采 正文

义乌再造绿水清波新商城

2014-08-01 10:45  来源:金华新闻网 滕谦 张枝昶

  农家小院 浙师大美术学院教授兼硕士生导师宋永进油画

  义乌佛堂老街改造后重现当年在码头拉货的纤夫

  雅端村古民居中的水池遇雨不溢

  佛堂古建筑群水中倒影

  #!time!#“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出自唐代义乌诗人骆宾王。古时的义乌,七山二水一分田,可谓好山好水,碧水蓝天。碧波荡漾的母亲河———义乌江穿城而过,润泽四方。

  然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本来的面目。随着“五水共治”行动的开展,倒逼转型、重塑山水,那番悠闲浪漫的诗意又逐渐重回人们视野。

  “我们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切实肩负治水重任,早还生态旧账、不欠新账,共同呵护好碧水商城。”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李一飞说,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检验之镜,治水表面看是环境、生态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问题,是义乌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再不治,我们对群众无法交代,粗放发展将积重难返,政府公信也难以树立”。

  本月28日,“‘两美’金华,抒怀婺江”活动继续溯江而上,来到了义乌。这一次,走进义乌的采访团队伍新旧面孔交替:市作协副主席李英、陈兴兵,市作协副秘书长何恃坚,浙师大美术学院教授兼硕士生导师宋永进、浙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李舒弟,诗人李英昌、许中华等诸多金华文艺界人士,由金华晚报副总编辑朱家华带队,本报文字、摄影记者全程跟踪采访报道。

  在义乌的采风,领略到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更感受到了当地治水的决心和用心。早在“五水共治”前,义乌就已开展了“碧水商城”行动,其早一步的治水动作,足可见其对“生命之水”的重视。实践经验表明,牺牲绿水青山换来的“金山银山”,资源将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最终必将为修复环境付出更大的成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观念正倒逼义乌在产业转型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

  治水先治污

  沿着环溪

  打造赤岸西海景观带

  义乌赤岸西海便是污水治理后形成的一个人文景观:具有田园农事风情的青铜塑像,岸旁的长条木椅,造型各异的木桥……显而易见,环溪两岸的人文景观通过综合治理,已是翠柳嫩绿、环境优美的胜景。

  雅端村临近环溪源头,当地也没有发展工业,因环境优美故有着义乌“后花园”之称。在赤岸镇赤中工作片主任龚险峰眼里,村畔的这条环溪,在“五水共治”行动前,水质一直都不错,并不存在黑水、臭水的问题,其问题主要集中在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排放上。“村中的截污纳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成,生活垃圾也统一运往垃圾处理厂处理。在治污、治理生活垃圾的基础上,我们以构建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强镇的发展战略来打造‘赤岸西海’。”龚险峰说,西海并非具体的地名,而是指赤岸镇近年着力打造的美丽乡村精品区。

  从今年年初开始,关于环溪的综合治理正式拉开序幕,以河道治理为切入点,对环溪进行河道两岸生态治理和绿化工程,打造独有的河景,以河道绿化为点睛,打造生态景观、特色水景。在长效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村级“河段长”负责制,同时为河段成立专门的保洁队伍。当地村民也十分给力。雅端村有支文艺队,有着自编自导文艺节目,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促宣传的习惯。最近,村里有两位五六十岁的老人,针对“五水共治”编了一个类似二人转的文艺节目,向村民传达人人参与治水的意义,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现在晚饭后,村里人都爱到这里散步。风景好啊,秋天旁边桂花开了,香飘十里,再前面点,是栀子花的种植基地。”在溪旁田地里干农活的当地村民说。在环溪畔,自行车的骑行绿道也已建成,此地与佛堂绿道相接,路程达6公里。风清、山幽、水甘、气香,雅端古村落默默地隐藏在青山绿水之中,却是孕育出了一处休养生息的仙境。

  据悉,雅端村共有村民800多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有40多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据龚险峰介绍,与别村百分之二三十的留守村民相比,雅端村的留守村民有近百分之五六十,也印证了孔子所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水都有,长寿了岁月,也留住了子孙。

  治水倒逼产业转型

  吴溪旧貌换新颜

  回归田园质朴乡野

  以前吴溪的溪水足够清澈,人们只需将一根大头针折成钩状,在针头粘上一粒米饭置于水中,便能在岸上清晰地看见鱼儿上钩的过程。据说,在吴溪的源头莱山村,还保持着这样的原生态水质,在绿堤、芦苇、水草的装扮下,白鹭飞出芦苇丛,跃向波光粼粼的水面,野趣横生。然而,一年前,吴溪的上游“面容姣好”,它的下游,则难寻“清澈”二字的踪影。

  采访团沿着佛堂镇雅西村段的吴溪溪岸行走,只见各种绿化树木已初具规模,溪岸两侧条石整齐砌成,溪水清爽河岸整洁,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改造,吴溪已经大变模样。站在吴溪溪岸,义乌市城乡规划建设办的赵建华指着一旁的大树说:“这些都是老树,不是新栽的,还有那前后几座天桥水渠,是上世纪70年代以义务劳动集体建设的产物,另外我们还要挖掘保留三座老桥等农村历史资源,进行具有乡土特色的建设,重新恢复吴溪带给我们的乡愁记忆。”

  据悉,吴溪是佛堂镇城南片区唯一与义乌江连接的溪流,它起始于太平桥,途经双溪口、雅西村、大田村、吴溪叶村、鲁雅村等至佛堂古镇,再入义乌江。关于吴溪的综合治理,就是要结合场地及其周围的田园风光,以乌桕、水杉、香泡、柿树、垂柳等乡土树种为主进行植物造景,重现乡野质朴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以前,一发洪水,上面漂下来的垃圾,整堆整堆的,现在情况好多了。”赵建华说,这样的改善都得益于全民治水,“光靠相关部门来治理,这不是根本方法,人人参与治水才是长效之道”。

  除了给吴溪配备保洁员,明确河道分段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河长制”要求外,义乌市城乡规划建设办还特别找了两位河水监督人员,每天不定期抽查附近企业的排放情况。佛堂作为工业园功能区,聚集着几百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吴溪一带的产业主要以纺织业、袜业为主,污水排放是否达标尤其敏感。“2000年,几百家企业陆续落户佛堂工业园时,我们就已考虑到污水管理。但有些偷排的情况,仍需要人员蹲点去抽查监督。一查到有问题的,马上现场处理。”赵建华说。

  以治水倒逼转型,以转型助力治水,佛堂工业园正由此探寻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治水建治并举一江两岸三桥工程再现古意佛堂

  当年江水清澈,桅杆林立,泊岸如蚁,江帆倒映,如诗如画,佛江水深,东潭西滩,船运交通,得天独厚,与金兰徽杭相通,佛堂也因此工商业发达。

  佛堂镇依托繁荣的商业经济,民国时期被誉为“浙东四大重镇”之一,发达的商埠经济营造了古镇佛堂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佛堂古镇区内拥有数百幢明清建筑,白墙青瓦,典雅清秀,独树一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建筑、绘画、雕刻”三位一体的中国建筑特点。其中佛堂老街总长2000余米,由“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组成;其建筑年代和风格大多为明清、民初时期。

  据了解,结合“五水共治”,佛堂古镇开发,3年内将基本完成“一江两岸三桥”工程。已动工建造的古镇万善浮桥·挽澜亭复建工程,将在农历十月初十前完工。

  重建后的浮桥,一头倚着挽澜亭,一头连接着江北的古民居苑,既是游客从江北通往古镇的主入口,是古镇“一江两岸三桥”规划的核心,也是连接江南、江北的一道亮丽风景。除了再建浮桥,根据古镇指挥部描绘出的新蓝图,在古镇的义乌江面上还将重建两座廊桥———伏虎桥和渡磬桥,再现古镇风貌。

  义乌江治理也将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每一个古镇开发步骤上都增加了一些富有创意和更具可行性的新思路。在新开发的义乌江两岸(佛堂古镇地段)的绿化带上,将穿插设计酒肆茶楼,江面上还将设置水上演绎舞台等,使动态的义乌江水和静态的古宅建筑相得益彰、互为点缀,形成动静结合、光影斑驳的整体景观。

  佛堂作为义乌的经济强镇,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义乌江水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五水共治”开展以来,佛堂镇结合义乌“清三河·美商城”专项整治活动,从源头抓起,治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如今义乌江的水质也得到了好转。有不少村民在闲暇时在曾经的码头上钓鱼,小鱼非常多,村民基本上5秒钟便钓上一条。

  佛堂镇经过综合考虑和系统规划,从小城市发展出发,立足未来战略,在对佛堂城市建设发展和古镇建设需要进行充分调研后,确定了“打造江北新城”的新举措。在中南大学为佛堂古镇完成的整体规划中,“一江两岸三桥”是其核心,使佛堂古镇的整体发展展现出了清晰的目标:打造江北新城,沿江顺延至古民居一期、二期,以此形成一个900多亩的新古镇。同时,江北岸还将打造300米宽的景观绿化带。“一江两岸三桥”是指江面上形成3座风格不同的桥,包括浮桥,以及浮桥上下游被改造成廊桥模式的伏虎桥和渡磬桥,且兼顾景观和交通功能。

  今后的义乌江将由此打造成夜间水上表演的实景舞台,当地达摩、傅大士的故事、湖山朝江府的传说等都将改编成灯光绚丽、美轮美奂的舞台剧在义乌江面上演出,并将成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项目。

  商城治水经

  “十大工程”齐头并进

  今年3月份以来,“清三河·美商城”专项行动在义乌全面展开,重点推进“三河”清理、城乡垃圾整治和植树绿化,加快农村污水治理,已完成480个村的污水治理和1946口塘的治理。

  义乌“五水共治”办科学谋划和重点实施了义乌江综合治理、城市水生态修复、境外引水、污水处理厂及基础设施提标改造、农村污水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整治、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城乡一体化供水、节水等“十大工程”,预计总投资近200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开工“五水共治”子项目284项、总投资31.1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239项,开工率84.2%。在防洪水方面,实施义乌江“一江、两岸、三湖”综合治理工程,带动全市23条支流治理,打造城市内河循环系统,形成城市水系贯通联网格局,同时加快实施雨水管清通等工程,今年实现设计洪水标准内的居民小区100%不浸水,重要路段不积水。在保供水方面,实施境外引水工程,年引水量1亿至1.5亿方以上,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和镇街水厂管网联通工程,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在抓节水方面,实施中水回用和分质供水工程,推进农村自来水“一户一表”管网改造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目前,概算投资1亿元的义乌城市内河水系激活工程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每天将从义乌江和义乌污水处理厂引水18万吨,作为补充的流动的活水,从上游到下游,让义乌城市内河的水系激活,水流动起来,通过水系循环,修复城市内河生态系统。

  此外,在义乌市政府门户网站还设立了“五水共治·美我商城”曝光台,由10个市民监督团、100多名环保志愿者和热心市民,将发现的垃圾河整治问题及时上传曝光。曝光台自3月5日开通以来,日均受理40余起,对受理曝光的内容,义乌市“五水共治”办核实后挂到网站上,明确时间、地点、责任人,在问题切实解决后再进行销号处理。据介绍,在义乌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实施五水共治,共建碧水商城”志愿活动,更是激发了全社会“爱家爱水爱环境”的主人翁精神,汇聚全民治水“正能量”,共募集“五水共治”基金1.1亿元。今年3~6月,“五水共治”办每月开展一次“清三河·美商城”义务劳动,已动员6.2万人次参加,清理河道7.6万多米,清运垃圾10.1万吨,植树1.3万多棵。

  -七夜

  石榴和凌霄花相互锻造着

  义乌火一样的密度,

  青涩的无花果结满了

  去往雪峰故居的路上。

  容安堂里的雕梁画栋

  依然知道今年新来的燕子

  和早先时候来过的

  属于一个家族,人间自有礼数。

  围观古老的门庭

  销声匿迹于翻新的砖瓦,

  鳞次栉比的店屋,在佛堂的夏天

  应和着持续轰鸣的蝉声。

  烈日压在将军府的屋檐上,

  工匠们切割未来轻而易举,

  傅大士的城市那么薄,

  软绵绵地浮在层层相覆的莲叶间。

  泊在码头的船只

  已经划向历史中的一个港口,

  只有依稀可辨的小路

  在我脚下,不断延伸到月光深处。

  行脚佛堂

  -李英昌

  七月的汗水躁动如同一场山洪

  有船靠岸,竹编的斗笠一戴

  就是江湖客,在老街上走走停停

  赞叹这布鞋底纳得扎实

  这扇子风雅,这竹椅精细

  不觉已在小巷深处,抬头看

  达摩的身影已飘过墙头

  吴棋记里,樟木香仿佛钥匙

  要打开祖母的嫁妆,民国的牛腿

  学的是西方的雕刻,人物身材匀称

  却没了规矩,那时京剧正当年

  柱子里的年轮转动光碟

  名角的花腔响起,这庭院得有多深

  才藏得下那些年流离的往事?

  被流水带走的时光,又被流水带了回来

  老屋像搁浅了的贝壳,只是越来越旧

  来来往往尽是些无情的过客

  见过江水泛滥与世事的颠倒

  寒暑的煎熬又算得了什么

  为何越来越不争气

  偶尔遇上晴天,便感叹佛光普照

  老的供销社被改成佛堂美术馆

  内蒙古来的王老板比我们早到三年

  每天焚香泡茶迎客,如同老街的半个主人

  谁能想到这地道的北方汉子

  竟有南方人温柔的嗓音

  招呼一声,就让不安的心安定下来

  静静地喝茶,静静地出汗

微信分享 关注浙江城镇网微信
编辑:胡梦菲(实习)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