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杭州推动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升级

2018-08-08 08:17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何去非

  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从各家自己种粮到城乡社会全面融合,从“卖产品”转向“卖风景”,杭州农业正在尝试走出一条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综合效益提高之路。

  盛夏时节,桐庐阳山畈村的桃园中,冈山、仓方早生、白凤、玉露、白丽……品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农户们都说,鲜桃的生意能从初夏一直卖到中秋。

  “雾江、凉都、山城”,再加上每年20多条四季果蔬采摘游,在建德已成为串联沿线景区、民宿、农家乐的特色旅游产品。

  今年年初,省农业厅发布了8家“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县、乡)”,淳安成为杭州地区唯一的“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农业生产,一头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另一头牵着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窗口、当好‘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排头兵”的号角,也吹响了我市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号角。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生态品质农业、智慧设施农业、现代都市农业的要求,市农业部门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产业兴旺为己任,侧重在集聚发展、绿色发展、优质发展、融合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集聚

  确保种类丰富、价格稳定

  青菜4元/斤、菠菜8元/斤、西红柿4.2元/斤……在杭州市价格网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市各菜场的蔬菜种类丰富、价格稳定。

  要让市民“菜篮子”“米袋子”拎得动,首先得抓好“菜篮子”基地和粮食功能区建设。集聚化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是杭州本地农产品供应数量繁多、价格稳定的重要因素。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级粮食功能区1703个,面积84.62万亩,粮食功能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功能区亩均产量比面上提高10%以上。高标准建成市级蔬菜基地132个,面积2.7万亩;水产基地96个,面积4.1万亩;畜禽养殖基地164家。市农业部门还同步推进直供直销,鼓励基地在主城区开设直销店,设立直销摊位,让杭州市民吃上放心菜。

  绿色共生

  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面,高低错落、排列有序的场区绿化;没有传统养殖场的熏天臭气、横流污水,猪粪统一倾倒到干粪收集池,经过三格式沉淀池沉淀,再用抽水泵抽到山顶的储液池,成了浇灌果园的营养液。在杭州的很多养殖基地,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

  在这些“浙江省美丽生态牧场”“杭州市美丽标杆牧场”称号背后,是各种养殖畜禽与美丽生态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畜禽住进美丽农场,保供给、优环境,实现共赢。近年来,杭州市农业局大力推广农牧有效对接模式和机制,建成省级美丽生态牧场58个,通过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新型农牧对接示范园区建设,全市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8%;规模生猪养殖场100%实现在线智能化监管。

  未来三年,杭州还要创建10家“场区最优美、空气最优良、设施最先进、治污最彻底、管理最规范、产出最高效、产品最安全”、对行业发展具有引领带头作用的高水平美丽生态牧场。

  提质增效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在杭州良渚麟海蔬果专业合作社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将番茄、豇豆、黄瓜等时令蔬果进行分袋包装,并贴上二维码标签。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后,只要打开手机扫一扫,蔬果的产地、基地、施肥时间、采摘时间、农药残留情况便一目了然。

  近年来,市农业局积极探索开展产品(基地)认证全覆盖、标准应用全方位、质量管控全流程、品牌品质引领全域化的绿色品质农业综合示范建设,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从传统农业到科技兴农,从各家自己种粮到城乡社会全面融合,从“卖产品”转向“卖风景”,杭州农业正在尝试走出一条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综合效益提高之路。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我们农业部门将以全国一流、全省领先为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从做大做优项目入手,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和提质增效,打造一批美丽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的示范窗口,使之成为推动杭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市农业局长赵国钦说。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