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当时荣耀今日传承 宁波足球少年永在努力

2018-06-04 09:09  来源:中国宁波网 

  改革开放后,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足球才拉开职业化进程的序幕,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活跃,但至今也不过20多年。而宁波足球作为整个足球金字塔基层的一部分,过去几十年间也曾有过不少高光时刻。宁波市第二少体校、天童足校的存在,给当今宁波留下宝贵的足球种子,现在的校园足球基于此正在继续发展。

  媒体曾于2015年4月起,用多个版面详细挖掘和整理了宁波职业足球、校园足球的历史与现状调研。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不如听老足球人与新足球人,讲一讲那些很少有人听过的故事。

  陈安康整理过往证书、照片

  人物:陈安康身份:原二少体足球教练

  60年代进省队踢球

  教练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

  1964年,17岁的陈安康作为第一批进入省二队的宁波球员,先后经历球员、教练等角色和岗位,直到2016年正式结束所有工作,参与足球运动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近日,记者来到了陈安康的家里,一下午的时间里,这位古稀老足球人仿佛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1964年8月,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我到了省队。1973年12月,回到宁波在少体校当教练。退休以后还在业余球队和青训营带过队,直到前年才不继续工作了。一晃50多年过去了。”陈安康说道。

  年轻时,陈安康代表浙江省打过比赛。后来当了教练以后,率领以宁波二少体足球队为班底组建的宁波队,在省比赛中多次夺冠。而省队的生活相对简单,也非常艰苦。有些细节,与现在已经大不相同,所以显得有趣。“当时进省队有一年试训时间,一年以后‘转正’。当时专业队员的津贴水平算是高的,30元一个月,相当于工人的工资水平了。计划经济时代嘛,糖什么的外面不好买,队里什么都有。伙食费12元一个月,我们饮食水平已经堪比飞行员了。”但是,鞋子仍然是回力一类的胶钉鞋,场地基本是砂土地。

  在教练岗位上待了几十年,也目睹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生活、训练环境在逐渐变好。“那时二少体招球员,可以说条件比较有诱惑力的。”陈安康说,“我们发衣服、鞋子,每人每天有几毛的伙食补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部分补贴也越来越多。省比赛进入前四,主力队员可以申请国家二级运动员,当年一度高考可以加50分。”陈安康感慨,现在孩子们的训练条件已经今非昔比,“孩子们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思维要比过去活跃得多,消化得也快。过去一些动作比如虚晃的假动作,如果教练不教,孩子们根本没有地方观摩。今天看来是很难想象的吧。学校有专业球场,一有比赛,家长的后勤工作都做得蛮好。在条件方面,比过去实在强了太多。”

  成为贝利的球迷

  足球人的那些年真的有点苦

  球员时代的陈安康,每天基本都在训练当中度过。早上出早操,之后开会学习理论或者上文化课,午饭以后训练,几乎没有娱乐项目。“哪里像现在的孩子,有手机有电脑。”陈安康说道。

  省队的生活三点一线,当时省队的年轻球员,娱乐项目只有餐厅里的一部黑白电视机,信号不好,天线靠扯。即便是那样的环境,陈安康还是成为了巴西球王贝利的“迷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才开始世界杯的转播。陈安康当时从那样一部电视上看到的,也只有关于世界杯报道的只言片语和部分集锦,另一个办法是看报纸。“一到有比赛画面的时候,餐厅里坐满了人。不管是什么专业的运动员都来看。1966年世界杯,也有通过电影来看的。没有转播嘛,所以那时候有录好比赛的胶片拷贝,我们可以在电影院看。”那一届世界杯上,东道主英格兰拿了冠军,联邦德国队第二名,葡萄牙队和前苏联队分列第三和第四。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贝利最后一次带领巴西队夺冠,直到现在,陈安康对此仍念念不忘。

  一部半导体收音机,那时算是一件奢侈品。“我们省队挂靠在高校,当时足球是二系。我们楼上住的是航模队的同学,硬是给我们组装了一个收音机,可以听歌曲、新闻,已经很不错了。”陈安康说。那个年代,解说的是宋世雄,那句开场尤为印象深刻,“中国中央广播电台……”

  旧时训练场早已不在

  老照片见证宁波市队荣誉

  因为提前打了招呼的缘故,陈安康在记者到来前,便准备好了厚厚一沓各类证书、几大本影集。照片背后通常记录着年份,简单的几个数字,却代表了宁波足球过往的荣誉。

  “这是1975年,我第一次带队打省比赛,场地就在宁波中学,在球场跟球员合影。那年还没有全国比赛,我们省赛第一名。”陈安康说,“1977年和1988年,又拿到了省冠军,去江西和厦门参加全国大区赛。”陈安康介绍说,那时候因为宁波队成绩好,所以省队基本以宁波队为班底组建,宁波球员能占到三分之一。1992到1994年,连续三年省冠军,“那时候基本是省里的老大,杭州队也打不过我们。”陈安康自豪地说道。1994年,受日本邀请前往大野市进行交流,与大野少年队、大野一家学校的球队、京都的球队、大阪一家中学球队等多支队伍进行了交流赛,取得了4胜1平1负的战绩,但是,那时候经济发达的日本,足球已经呈现出夯实基础的态势,“下午一节课过后,学生都在操场上踢球,所有学校基本都有草地球场,球员配合意识非常好。家长很重视,毕竟那时候他们经济已经很好。我们一些足球开展好的学校,也就近几年才有这样的氛围。”

  宁波二少体成立伊始便是采取走训制,足球队的训练场地就在解放北路体育场,即现在中山广场的位置——老一辈宁波足球人对此都很有感情。当年二少体出来的有一批小球员,虽然最终走上了各行各业,但相当一部分仍然在宁波足球界活跃,成为校园足球、业余足球的一股中坚力量。“现在30多岁,正是踢得动的时候。”陈安康笑说,宁波足球圈就这么大,“今年甬超最佳射手周园就是我的学生。”但是,自从2006年宁波队最后一次拿到省运会冠军后,这项荣誉至今也没有回到宁波。

  陈安康遗憾的还不止于此——千禧年后,宁波迎来了一股职业足球热潮,先后多支职业球队在甬城落户,无一例外地惨淡收场。“火车头、华奥等等,没有扎根,对于宁波足球的确有推动,终究是昙花一现。搞职业足球,太难。”宁波人自发筹建的“东海醒狮足球俱乐部”,最终也没有成型。

  陈安康还拿出了一张新照片,画面上都是老人,“我们当年省队的队友现在基本每年都要聚一聚,照片上有曹伟潮、陈信华等,都是宁波老一辈足球人。”陈安康继续说道,“这批人啊,每次聚都要少上几个。

  项志和与原天童足校遗留建筑

  人物:项志和身份:原天童足校校长

  天童足校——宁波足球的重要历史

  “这座城市该有个专业足校”

  毕竟,只要谈及宁波足球的发展,天童足校就是绕不过去的话题。1998年-2004年,天童足校培养了数百学员,当中有80人左右仍活跃在各类比赛、青训当中。

  天童足校关门以后,心灰意冷加上身体不好的校长及创始人项志和,遁入空门,前往江西养病。直到去年天童足校校友聚会,一度“失踪”的项志和才回到宁波。

  记者见到项志和时,是在天童景区附近的一处二层小楼里。楼下是个小超市,楼顶赫然一个大招牌:天童足球俱乐部。这是项志和新注册的俱乐部。二楼的办公室内,仍保存当年浙江体育局局长陈培德的题名“浙江足球第一校”,墙上还有新的足校蓝图,以及“中国的阿贾克斯”字样,这是宁波足球火车头时代的印记。谈及当年,项志和说:“火车头(杉杉)来的时候,我们天童足校正式创办。当时是浙江省第一家职业足球学校。”至于不能维持的原因,项志和只有四个字“氛围不好”。火车头杉杉、宁波耀马、宁波国力、慈溪中豹、宁波华奥,多年以来,宁波有过以上多支职业球队,到最后,当年亲历一切的老球迷提到这些队伍,都是一副“扎心了”的样子。

  项志和介绍,足校开办以来,也引起了亚足联、中国足协官员的重视,徐根宝那时候来带队交流过,“要不是最后时刻一个点球,我们就打平了。”项志和说,“我们总共招过800多个孩子,现在活跃的仍然有70-80个,有的是业余球员,有的是青训教练,也有当裁判的。”当年的学生,也没有一人进入职业队。

  仍有开办足校愿望

  未来打算“东山再起”

  项志和是个老球迷,意甲、英超都看,老甲A时代就关注中国足球。火车头1998年正式以宁波为主场,正在做生意的项志和也很关心。球队始终赢不了球,甚至资金紧张到连去客场的钱都出不起。项志和找到主教练曹关林,赞助了球队5万元,而球队也终于赢了一场球。2016年,早已离开宁波并几经辗转的火车头,把能卖的梯队都卖掉后仍然不见起色,终于退出职业联赛。号称“中国阿贾克斯”的这家俱乐部,从头到尾连一场顶级联赛的比赛都没打过,便惨淡离开宁波。

  项志和把记者带到了原天童足校校址处——正是位于天童景区售票处、停车场周围。原有建筑早已拆除,而现有部分属于景区的新建建筑也处于荒废的状态。整个天童足校,只留下了一个足球模样的标志性建筑,里面各种建筑废料中间生着顽强的杂草。“因为这是玻璃钢的材质,不好拆,这里面是开会的地方。旁边那就是以前我住的地方。”项志和拍着大足球说道。

  项志和回宁波的原因正是足球环境变好了。“现在宁波业余足球和校园足球开展都非常好,作为这样一座城市,还是应该有一家专业的足球学校。”项志和说着自己的愿望,“如果这些荒废的地方能够用得上,开办一个专业足球学校不成问题。如果未来有大型体育场以及职业球队,新足校也完全可以成为职业队的基地。”

  孙臣曦在今年校足联赛小学丙组决赛中

  人物:孙臣曦身份:江东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与职业梯队一起训练

  宁波有个足球界的小网红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足球就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从陈安康等老球员、教练到二少体、天童足校,再到现在的业余球员、教练,直到“00后”的快速成长,几十年来的基础虽然薄弱,如基层教练不够等,但一直在发挥作用,带动了更多孩子参与。

  随着原二少体、天童足校学员继续投身足球运动,宁波业余足球和校园足球的氛围得到了有力的推动。随着近几年校园足球的发展,有的孩子已在校园内成为小明星,被称为学校里的“大空翼”——江东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孙臣曦上过电视,进入了“中国足球小将”的队伍,常与全国范围内的对手较量。他作为业余球员的父亲孙守东介绍,孙臣曦4岁开始踢球,5岁开始参加一些比赛。前段时间还录了个颠球5000多个的视频,“要不是手机没电了还可以继续。”孙守东说。

  孙守东觉得,儿子孙臣曦其实“更像是个小网红”。训练比赛一直没断,他很可能是宁波比赛经验最丰富的8岁小朋友了——恐怕放到浙江省也是。目前,孙臣曦获准与驻在宁波的河北华夏幸福U9梯队一起训练。前不久的小组联赛上,正是孙臣曦为核心的江东中心小学丙组队最终在该组问鼎。

  校园足球得到发展

  孙臣曦不应该是个例

  足球进入宁波中考体育考试,全年参与校足联赛人数倍增。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发展足球项目,甚至有的学校请来国外的青训教练,校外的训练营市场也很火。

  宁波江东中心小学便是其中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2013年至今,学校足球氛围越来越好,但球队直到今年才拿到一个冠军(丙组),甲组和乙组都进了前三。负责足球队的徐老师认为,这并不是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必然。5月29日,该校足球嘉年华活动被班级联赛甲组和乙组的决赛推向高潮。学校聘请知名教练,并与足球俱乐部合作,以俱乐部的方式运营学校球队。

  记者从宁波市足协了解到,宁波共有100多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其中50多所已成为全国试点学校,不少学校足球氛围浓厚,也积极与有资质的教练合作。加上2015年足改方案出台,对校园足球做出了要求、规划和支持。宁波市踢球的青少年人数可谓暴涨——市级校足联赛300多人参与,到去年的已经增加至250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各区县以及社会上组织的比赛。

  但是,如果足球小将要向上走,还是需要各方支持。省运会青少年比赛上,受制于训练机制等原因的宁波已经多年没有好成绩。本土教练人数少成为掣肘因素,有职业背景和高级别资质的几乎没有。以孙臣曦举例,虽然成名始于在电视上颠球,但孙臣曦早已不与同龄孩子一起训练——一旦涉及到更高水平的训练,宁波本土教练力量的短板开始显现。孙臣曦与驻在宁波的中超河北华夏幸福U9梯队一同训练,教练组来自德国沙尔克04,学校的教练则是原山东鲁能青训中方总教练、绿城青训主任高欣。可以看出,市场环境下,宁波校园足球提升短板其实也并不是难事。一些有天赋的宁波孩子,也值得去培养。

编辑:徐光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