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城镇网 > 城市天天说 正文

杭州锻造“中国最安全城市”金名片

2018-01-19 08:46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记者 赵芳洲 通讯员 平安君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拥有众多“金名片”的杭州,将集纳各方力量,锻造“中国最安全城市”全新名片。

  1月18日,我市召开“平安杭州·智慧让城市更美好”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及政法各部门齐亮相、共亮剑,“五力合一”,宣布联手打造“中国最安全城市”。五个部门新闻发言人分别介绍了运用智慧科技打造“中国最安全城市”的做法和经验,包括全国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杭州试点工作情况、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交通治堵模式、检察机关智慧辅助办案系统建设及应用情况、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的运营情况、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等,展示了全市政法机关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促进“互联网+”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有效探索。

  据了解,杭州打造“中国最安全城市”将以“基层导向、群众导向、科技导向、问题导向、责任导向”为切入点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固化G20杭州峰会维稳安保经验、打造“平安中国示范区”、“枫桥经验”升级版、公正执法司法杭州样板等目标展开行动。

  “城市数据大脑”飞速运作

  缓堵趋势位居全国第一

  如果说交通是城市的命脉,那么“城市数据大脑”就是这座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

  据统计,在“大脑”还未上岗,杭州交警日均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堵点34个,调整信号配时方案60次。“大脑”运行以来,实现交通堵点报警4.67万次、信号灯报警1.63万余次。

  大数据治堵模式在全球无经验可循。为此,杭州设计了“全面感知、战略主导、智能模仿、反哺系统”的实践路径,并按“三步走”战略推进。其中,V1.0已于2017年7月上线运行并在10月的云栖大会正式发布;2018年将通过深入开发大数据交通治堵的关联性因素,实现城市生命体征全面展现、交通时空规律实时监测、安全防控风险规律预警等突破,建成功能更为强大的V2.0;由此孵化,在2022年前拓展至城管、旅游等多个领域,建成V3.0。

  目前,“城市数据大脑”已被列为首批国家四大人工智能平台之一。市区试点的中河-上塘高架道路、莫干山路等主干道平均延误分别下降15.3%和8.5%,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拥堵排名从全国前3降至第45位,缓堵趋势位居全国第一。

  同时,通过监控视频图像的二次应用,去年6-12月,交警支队的违法查处总量连续7个月位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首位。年前,该项目还被收录至《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图片展,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了成果展示。

  “不仅项目本身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作为杭州建设智慧城市和发展信息经济的标杆性工程,建成后将在政府治理、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发挥更大、更深远的作用。” 市公安局副局长兼交警支队长金洪亮说。

  互联网法院结案3064件

  当事人实现诉讼零差旅费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家集中审理涉网案件的试点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自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

  我国目前没有电子诉讼程序规则,杭州互联网法院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制定了《诉讼平台审理规程》《网上庭审规范》等多个涉网案件审理规程,创制了线上撤诉、线上缺席审判、电子送达等一系列程序性规则,还尝试了“一方线上、一方线下”的庭审模式,填补了多项在线诉讼规程空白。

  “杭州互联网法院诉讼平台”实现了诉讼全流程在线,立案、答辩、举证、质证、开庭等诉讼全流程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可以说实现了“一次都不用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杭州互联网法院推出了语音识别、类案推送、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电子案卷自动归档等一系列既便利当事人又便利法官的智能化举措。”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邵景腾说,“这些都是传统法院无法比拟的。”

  半年来,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创新举措明显提升了法院的审判质效,已经让第一波当事人感受到了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共立案4859件,月均超千件,结案3064件,法官月均办案超百件,平均开庭时间25分钟,平均审理天数48天,当事人实现了诉讼零差旅费,杭州拿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认罪认罚”提高办案效率

  法院10天以内审结案件占81.89%

  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两高”在杭州部署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认罪认罚试点工作杭州模式,为刑诉法的修订提供了实践样本。

  截至2017年11月,全市公安、检察、法院适用认罪认罚程序办理刑事案件分别为6003件7078人、6503件7143人、5179件5840人,市司法行政系统为认罪认罚案件提供法律帮助4230件,4428人次。适用认罪认罚程序办结的刑事案件已占当月已结刑事案件数的63.62%。全市法院10天以内审结案件占81.89%。司法行政系统建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辩护律师会见、阅卷时间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这说明,办案效率大大提高了。

  市委政法委委员、维稳办副主任楼敏雄说,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进一步落实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了社会矛盾化解,保障了诉讼权利,促进了罪犯的教育改造,有效修复了社会关系。

  至2017年11月,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认罪认罚案件,不起诉率达到18.5%;法院适用认罪认罚程序审结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案件,已获赔偿362件,达成和解224件,比试点之前分别提升约30%和20%。被告人对事实、证据和量刑提出实质异议的上诉案件仅有2件。我市政法部门适用该程序办理了“淘宝代运营”系列案、发回重审重大诈骗案等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楼敏雄说,认罪认罚试点还推进了执法办案信息化,“目前正在探索的政法‘一体化办案系统’平台建设,将推动办案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编辑:徐光

相关阅读

城市观察

【城镇观察】创建“美丽河湖” 浙江打造又一张“金名片”

江南水乡美丽浙江,江河湖泊贯穿城乡。对浙江人来说,故乡的河水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更是心中深厚的乡愁记忆。近日,浙江发布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构建全域大美河湖新格局,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