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250 1920*250

“一号文件”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浙江规划新蓝图

2018-02-05 14:02:20
背景新闻

“农,天下之大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我乡村振兴的规划该如何落实?浙江乡村又将铺开怎样的蓝图?

  “农,天下之大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乡村振兴的规划该如何落实?浙江乡村又将铺开怎样的蓝图?

QQ图片20180205094455.png

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乡村振兴

  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续15年发布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彰显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地位,彰显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通过与文件对表对标,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从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来看,诸多配套文件也将加快制定或实施。

  比如,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等。

  文件还提到,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

QQ图片20180205094827.png

  “两个管”:管全面,管长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管全面,二是管长远。”

  管全面。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韩俊说,今年的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作了全面部

  管长远。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作了部署。分别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首提宅基地“三权分置”

QQ图片20180205094637.png

  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部署了许多重大改革任务,如部署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按照“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方向,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

  “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政策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

  郑风田也对记者分析称,这是中央首次提出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为使用权的转让、交易奠定了基础。目前农村宅基地有2亿亩左右,其中三分之一闲置,预计未来闲置宅基地会加快盘活,随着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的跟进,金融部门在农村的资金投放也有了抓手。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突破点

timg.jpg

  在很多农业专家看来,不管是发展水平,还是收入水平,城乡之间确实还有很大差距,而这种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标准之一就是不能让农村衰落。

  目前我国有6亿农村人口,按照规划,即便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70%,还将有4.5亿人居住在农村,因此,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产业兴旺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这就需还将有4.5亿人居住在农村,因此,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产业兴旺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这就需要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共同发力,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有效政策措施。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认为,要花大力气解决当前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因为我们进入新常态,GDP增长率下来了,城市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每年都提供成百上千万的让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机会,所以要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timg (1).jpg

乡村振兴看“浙”里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到美丽乡村建设,对于乡村,浙江始终给予着极高的关注度。在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列为浙江今后五年发展的任务之一。

  从“盆景”到“风景” 乡村美景连线成片

u=2585144956,560755475&fm=27&gp=0.jpg

  湖州近年来按照将全省建成大景区大花园的远景规划,以“乡村旅游第一市、滨湖度假首选地”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培育旅游风情小镇,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提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使山水和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日益成为“诗画湖州”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湖州理应再接再厉、走在前列,我们将以这一战略实施为契机,让湖州乡村变得更美,让美丽经济变得更活。”市委书记陈伟俊如是说。

  补足短板、挖掘“三农”发展潜力

u=1089513136,188970629&fm=27&gp=0.jpg

  乡村振兴道路上,短板就是潜力,差距也是机遇,补短板、减差距的过程,也是挖掘“三农”潜力和后劲的过程。

  在浙江省人大代表、磐安县维新乡丁埠头村村委会主任潘志高向记者展示的照片里,他的村庄,水泥路干净整洁,新楼房宽敞明亮,廊桥古色古香。一场雪后,银装素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越往后看,这片山水显示出的价值和意义越大。”潘志高代表说,2017年,丁埠头村的农房外立面改造和美丽庭院建设中,始终都以“干净”为本色,通过垃圾分类、全村护水,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内心自觉,这个并没有很大特色的村庄,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先前引进的灵江源漂流项目,带动了就业和农家乐发展,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到了1万余元。”

  跳出一个个具体的村庄范畴,观察其中共通之处,绿色发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等正在构建气象万千的乡村新画卷。而补短板、减差距的实践正在引发更多对乡村蓝图的期待。 

  治理之变:农村基层治理筑牢振兴基石

timg (2).jpg

  乡村振兴不仅是一道生态命题、经济命题,也是一道治理命题。如何破题,迫在眉睫。

  扎根农村多年,浙江省人大代表、海宁市博儒桥村党委书记吴清江坦言,“只有乡村和谐,乡风淳朴,村民拥护,乡村才能发展的起来。如果治理没有做好,可能到最后,可能我们做的越多让老百姓骂的越多。”

  正如其所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传统的简单、粗放的乡村治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建立更加民主高效、精细精准的治理方式势在必行。

  经过多年的摸索,吴清江带来了一条新的经验:村里的可以“众筹”干,“众筹就是要发动全体村民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比如美丽乡村怎么建,建什么,让村民共同来策划、共同来参与才会更懂得珍惜。”

  期盼:“浙”里未来的乡村让人住得下、留得住、过得好

u=442218700,877033243&fm=27&gp=0.jpg

  为什么全球化、城市化发展到今天,乡村越发让人向往?有专家分析,这是因为乡村与城市同等重要且表现出独特的价值。

  “看到‘乡村’两字,我的脑海中就会回忆起农忙时节,到田间捉蛐蛐、挖泥鳅的时光。今天,放眼浙江大地,春天田间盛开油菜花,夏天山里清凉可避暑,秋天可赏银杏红枫,冬天有雪景雾凇。”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水乡乌镇,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珂对此深有感触。

  王珂委员说:“因地制宜不是一句空话,乡村大发展需要规划来引领,乡村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哪里,定位就应该在哪里。未来的乡村,一定是能带给人幸福感的乡村。”


综合央视财经、人民日报、新华视点、中国证券报、浙江日报、湖州日报

80*80
本期编辑 庞舒青 浙江在线经济中心
背景新闻

“农,天下之大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我乡村振兴的规划该如何落实?浙江乡村又将铺开怎样的蓝图?

260*150img 260*150img 260*150img

©2017浙江在线版权所有